亲,欢迎光临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此,深知某类消费者心理的宋麦,十分笃定地点零头:“雷管事放心,正因为此粉紧俏难求,其本身就已是吸引客源的金字招牌。”

“那些想要得到他的富户,为了这“资格”,自然会为此买单,如此一来,不仅能维持咱们薯粉的神秘性和稀有形象,还能带动其他商品的销量,一举两得。”

“人们对于难以得到的东西,往往都会更加渴望,这一点...”宋麦朝着对方眨眨眼,展颜笑道:“想必雷管事可比女通透多了!”

雷铭怔在原地,脑中飞快盘算起这套前所未有的销售方法,越想,越觉得其中奥妙无穷,不由抚掌赞叹:“妙!妙啊!”

“宋姑娘,这你脑袋瓜是怎么长得!”雷铭惊奇:“此法虽前所未闻,可雷某觉得,又十分合情合理啊!”

宋麦因对方不经意露出的憨态而忍不住朗笑而出:“雷管事莫急,我先前的还只是其中之一。”

“等等!等等!”

脑袋被宋麦这接二连三的新奇内容塞得满满登登的雷铭,再顾不得形象,打断对方的话后,一路跑冲到外面,从随身伙计手里快速接过笔墨纸砚,又迅速折回。

雷铭一回屋子,便一屁股扎在了一旁早就听的云里雾绕的宋兴旺身侧,他摊平笔墨,对宋麦歉意抱了一拳:“姑娘见谅,雷某想将姑娘今日所言尽数记于纸张,好隔日呈与少东家!”

他歉然一笑:“姑娘不知,您今日一席话,对雷某而言,真真字字千金,雷某真怕漏掉一言半语,届时回与东家走了样,反倒辜负了姑娘一片深意!”

宋麦微微摇头,心里不由感叹,这恒仁商行不仅根基深厚,在用人方面也确有过人之处。

无论之前的金管事还是眼前的雷管事,对待东家事务皆如此尽心竭力,可谓忠心耿耿。

此人若放在前世,堪称选牛马人!

思及此,她后续的语速也不禁放缓了一些,娓娓道来。

宋麦告诉对方,限购的方式不仅可以吸引更加精准的目标群体,同时,也能更好勾起众人猎奇的心理,从而起到宣传薯粉的最大效益,但这仅仅只是打造名声的第一步。

“我建议,待清河薯粉的名声在一定范围内...或者,在响誉之前,可以以禹州景州两地设立试验点,设立薯粉的专门销售点,我们可以称之为专柜,或专卖店!”

“专柜?专卖店?”雷铭再次疑惑。

“对。”

宋麦颔首:“初期投资若过大,可以先在贵商行现有的同类铺子里,划分出一块显眼的位置,统一装饰布置,只售卖咱们的清河薯粉,这便是专柜。”

“此专柜前,要设专门站柜的伙计,伙计需得经过专门培训,必须熟知咱们薯粉的妙处,服务也要周到,让客人一走进这片区域,就能感受到与众不同。”

“然后,待清河薯粉的招牌足够响亮,市场需求开始稳定增长时,便可考虑在繁华地段独立开设只卖“清河薯粉”的铺子,此即专卖店。”

“无论专柜还是专卖店,必须从招牌到室内装饰以及伙计的衣着、话术,做到统一规制,让人无论走到哪个州府,一看到这般陈设,便知是咱们正宗清河薯粉的售卖之所。”

宋麦看着雷铭目中闪烁的震惊与思索,继续道:“我们要卖的,不仅仅是薯粉本身,更是一种品质的保证和象征。如此一来,即便将来有人仿制类似薯粉,也难以模范我们建立的这套体系和招牌声誉。”

最后,宋麦在雷铭奋笔疾书之中,抛出自己思索多日、也是她此番真正目的:“雷管事,这套想法实施起来,需要贵商行投入不的资源和决心。”

“若贵行冯少东家认可此方案,愿意尝试,女还有个不情之请...景州范围内的薯粉专营事务,可否交由我宋家村来尝试打理?”

“我们可以作为贵行在景州的受理方,按照统一规制经营,所得利润按约定分成。”

宋麦深深看了一眼对方,坦言道:“毕竟,景州是我们根基所在,由我们来做,更能尽心尽力。”

这一连串的超前商业理念,莫一旁听得呆若木鸡的宋兴旺,便是奋笔疾书的雷铭都只觉脑袋嗡嗡炸响。

可是比起不懂商业经的宋兴旺,雷铭心中却早已掀起一股滔巨浪。

虽一切还只覆于纸面,但他作为商饶生敏锐告诉他,在这平平无奇的一里,他从身前这个农家丫头身上,得到了一份,足以颠覆整个大周的新的商业经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狂风骤雨,猛地起身,朝着宋麦郑重一拜:“宋姑娘今日一席话,真是让雷某...大开眼界!”

“姑娘所思所想,之深远,非常人所能及!”他微微一顿,越发严谨:“此事关系重大,恐涉及商行未来经营方略!雷某不敢擅专,需得尽快返回禹州,详细禀明少东家,由他定夺!届时,姑娘之请,定会第一时间奉上!”

宋麦十分理解的点零头,云淡风轻的回道:“这是自然,女静候佳音。”

就此,几人寒暄一阵后,雷铭甚至连晌饭都不曾留,带着搬运完货物的车队,匆匆往禹州奔回。

深度参与了两人对话的宋兴旺,虽然听不懂那些生意经,但却敏锐捕捉到了宋麦最后那份请求里...想要争取景州经营受理权的她,的竟不是宋家,而是...宋家村!

这细微的区别,却如点燃黑夜的星火,骤然点亮了老人心中那片混沌之地。

老人虽不知其地几何,却知晓,或许,宋家村饶命运,在二人这一的对话中,真的...可能...迎来了至为关键、足以改命的至重之点!

老人心肝发颤,背于身后之手,都不由跟着颤抖。

这一次,他没有向前询问,亦不打算探询。

老人站在进村口那棵苍大树之下,目之所及,村中田陌交错,村邻和煦,已有蒸蒸日上之景。

老人不知这个村的未来会至于何方,但却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宋家丫头已为村子铺了一条通往外面的坦途大道,若村子没有能接得住这份产业的人,那么今日的一切繁华,终究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地里的庄稼,一茬收完还有一茬。

坊里的薯粉,今年卖得好,未必年年如此。

唯有这村里的人,尤其村口那些正一长大的娃娃,才是村子真正能依靠的根底!

建学堂!必须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