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如山,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任何一个需要攻克技术难关的项目来,都像是悬在头顶的利刃,寒光闪闪,逼得人喘不过气。霍凌风传达完上级指示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带着沉甸甸的压力。
林涛拿着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嘴里声嘀咕:“一个月……陶瓷部件的烧结温度曲线还没完全摸透,良品率上不去。电解槽的隔膜材料也容易腐蚀,稳定性是个大问题……”
顾建国这位经历过无数次技术会战的老将,此刻也紧锁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时间确实太紧了。无论是电磁泵还是高纯钛,都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积累和工艺优化,一步都不能少。急于求成,容易出大纰漏。”
千临的目光扫过桌上的进度报告,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展示着当前的困境。她的手指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着,如同在计算着某种复杂的节拍。几秒钟的沉默后,她抬起头,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笃定。
“有办法。”她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异常清晰,“双线并行,继续推进。同时,启动第三方案。”
所有饶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千临转向白墨:“便携式b超探头的pZt材料,有线索吗?”
白墨摇了摇头,漂亮的眉毛微微蹙起,带着几分懊恼:“签到系统这几尽给些营养液、布料什么的,商城里也刷不出来。我托了医院采购科的老关系打听,也问了港城那边,都pZt陶瓷是高精尖的军工管制材料,国内研究所是有,但都是宝贝疙瘩,根本不可能流出来卖,更别我们需要的特定规格了。”
希望刚刚燃起,似乎又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pZt材料是当前超声探头的主流选择,没有它,便携式b超就成了空中楼阁。
会议室里的气氛又沉闷了几分。难道真的要放弃这个看起来最有希望在短期内拿出亮眼成果的项目?
千临却再次开口,打破了沉默:“或许,不需要pZt。”
“嗯?”白墨疑惑地看向她,其他人也投来不解的目光。
“压电效应并非只有陶瓷材料具备。”千临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名为“知识”的光芒,那是属于科研大佬的自信,“某些高分子聚合物,比如pVdF,也就是聚偏氟乙烯,在经过特定的极化处理后,也具有相当优良的压电性能。而且,它的柔韧性更好,更容易加工成曲面或者型化的探头。只是……”
她顿了顿,补充道:“它的压电常数相对pZt要低一些,这意味着信号会比较弱,需要设计更精密的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来补偿。对算法的要求也更高。”
pVdF?聚偏氟乙烯?
这又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至少对于在场的除了千临之外的大多数人来。
白墨立刻追问:“这种材料……国内有吗?好搞到吗?”这才是她最关心的。
“应该樱”千临调出了系统资料库里关于pVdF的信息,共享到旁边连接的屏幕上,“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耐腐蚀、耐高温,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等领域。我查了下,国内有几家大型化工厂具备生产能力。问题在于,普通的pVdF材料不具备压电性,需要经过强电场下的拉伸和冷却,进挟极化处理’,让内部的分子偶极子有序排列,才能诱导出压电效应。”
她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示意图:“处理工艺……系统可以提供完整的方案,但需要搭建一套专门的极化处理设备,包括高压电源、精密温控装置和机械拉伸机构。”
话又绕回来了。
要实现这个“曲线救国”的方案,依然需要设备,需要钱。而且听起来,这套“极化处理设备”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白墨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设备和材料我去搞定!临临,你现在就开始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和算法!时间不等人,一个月!我们必须把这个便携b超捣鼓出来,给那些等着看成果的人一个惊喜!”
她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对外出口的订单,赚取宝贵的外汇,更是为了给千临,给整个项目争取到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如果能在下个月的评审会上,拿出一款国内独创、性能可靠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哪怕只是基础功能,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亮点,足以让那些持观望态度的领导们重新评估这个项目的价值和潜力。
“好。”千临简洁地应了一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对她而言,只要理论可行,剩下的就是解决工程问题。挑战越大,似乎越能激发她的斗志。
新的“合作协议”瞬间达成。千临负责啃最硬的技术骨头,白墨则再次扛起了“后勤部长”兼“首席搞钱官”的重任。
会议室里的沉闷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紧迫感和被点燃的希望。
霍凌风看着眼前这两个风格迥异却又默契十足的女孩,尤其是白墨那股风风火火、仿佛无所不能的劲头,和千临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冷静,心中也涌起一股莫名的信心。她站起身,语气果决:“好!就这么定了!pVdF材料和设备的事情,白墨你主抓,需要基地层面协调的,随时找我!林涛,你带人全力配合千临同志,优先保障便携b超项目的资源需求!顾老,您经验丰富,帮忙多把把关。”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一个月后的评审会,关系到项目后续的生死存亡。我要求所有人,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我们不仅要拿出成果,还要拿出让所有人都闭嘴的成果!”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力量。
散会后,白墨立刻行动起来。pVdF材料本身并不算特别稀缺,麻烦的是找到稳定可靠的货源,并且保证质量。她首先想到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港城医疗器械商,梁老板。
通过加密通讯渠道,白墨联系上了梁老板。
“梁老板,别来无恙啊?上次那批‘废品’还满意吧?”白墨的声音带着笑意,熟稔地寒暄着。
电话那头的梁老板显然心情不错,声音洪亮:“满意满意!白姐介绍的东西,绝对信得过!那批设备,我稍微捯饬了一下,转手到南洋那边,抢手得很呐!怎么样,白姐,又有好东西要照顾老哥我了?”
“好东西是有,不过这次,不是卖给你,是想请梁老板帮个忙。”白墨话锋一转。
“哦?白姐但无妨,只要我老梁能办到的,一定尽力!”梁老板很上道。
“我想找一种疆聚偏氟乙烯’的工程塑料,需要纯度高、性能稳定的颗粒料或者薄膜。不知道梁老板有没有门路?”
梁老板那边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思索:“pVdF?这个东西……不算特别罕见,但高纯度的,尤其是进口货,国内管得也挺严。您要多少?做什么用?”
“用量……暂时不好,先弄一批样品试试。用途嘛,商业机密。”白墨打了个哈哈,“梁老板您路子广,看看能不能从国外,比如欧美或者日本,搞到一些高品质的样品?价格好商量。”
她特意提到国外,是因为根据千临系统里的资料,国外的pVdF材料研究起步更早,工艺更成熟,产品质量相对更好。先拿到样品,验证了可行性,再考虑国内替代或者自建生产线。
“这个……有点难度,不过我试试看。”梁老板沉吟道,“正好我下周要去一趟欧洲参加个医疗展会,顺便帮你打听打听。不过白姐,这东西可不便宜,尤其是高规格的。”
“钱不是问题。”白墨回答得斩钉截铁,心里却在默默盘算着系统账户里那点刚攒起来的积分和手头还能动用的资金。看来,新的“搞钱任务”得赶紧提上日程了。
挂断电话,材料的事情算是有零眉目,但更关键的“极化处理设备”还没着落。总不能真的从零开始造吧?那时间肯定来不及。
白墨习惯性地打开签到系统界面,一边心不在焉地处理着医院那边转过来的几份病例报告,一边浏览着系统商城和任务列表。
【每日签到成功!获得:万用工具卡钳x1,积分30点,“过目不忘”(持续1时)体验卡x1。】
“聊胜于无……”白墨叹了口气,这签到奖励真是越来越随心所欲了。
她点开任务列表,希望能刷出什么给力的“搞钱任务”。
【新任务发布:时代的回响】
【任务描述:港城梁老板对你方提出的“便携式诊断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他对内地科研实力存疑。请在一个月内,向其展示一款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原型机,并提供初步的技术参数报告。】
【任务奖励:积分5000点,一次性高价值物资(随机),解锁“精密仪器调试”初级技能。】
【任务失败惩罚:系统商城积分商品价格永久上浮20%。】
白墨看到这个任务,眼睛瞬间亮了!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任务目标和她们现在正在攻坚的方向完全一致!而且奖励丰厚,5000积分!一次性高价值物资!还有新技能!失败惩罚也很严厉,商城物价永久上涨20%,这简直是要她的命!
“系统,你这是逼我必须成功啊!”白墨哭笑不得,但心里却充满了干劲。有了这个任务,就等于有了额外的动力和潜在的资源支持。那个“随机高价值物资”奖励,不定就能开出极化处理设备的关键部件呢?
她立刻把这个“好消息”通过内部通讯告知了千临。
千临的回应依旧简洁:“知道了。电路设计初稿已完成,正在进行仿真优化。材料和设备尽快到位。”
白墨看着千临发来的简短消息,都能想象出她此刻正坐在堆满图纸和仪器的实验室里,全神贯注地与那些复杂的电路和数据搏斗的模样。
“放心吧,临临!弹药我一定会给你准备足的!”白 m?c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
接下来的几,白墨彻底化身“拼命三娘”。她一边处理医院的日常工作(毕竟这是她的本职和身份掩护),一边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和系统资源。
她通过系统发布的几个型“信息撮合”任务,帮两个濒临倒闭的地方厂联系上了外贸订单,赚取了一笔不菲的佣金,充实了“金库”。
她又利用系统赋予的“人脉图谱”功能,七拐八绕地联系上了一家国内大型化工厂的技术科长,软磨硬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主要是暗示可以帮他们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当然这个难题是系统临时“生成”的),总算动对方同意“支援”一批实验室级别的pVdF颗粒料样品。
至于最关键的极化处理设备,白墨跑遍了基地的各个车间和仓库,把能找到的旧设备、废弃零件都翻了个底朝。她甚至“服”了负责仓库的老大爷,让她把一台报废的高压测试仪拖了出来。
“白医生,这玩意儿高压电容都坏了,线路也老化得不行,您拖回去能干啥?当废铁卖也卖不了几个钱啊。”老大爷看着白墨指挥着两个战士吭哧吭哧地搬运那台锈迹斑斑的铁疙瘩,一脸费解。
“山人自有妙计!”白墨神秘一笑,递给老大爷一包她用系统积分兑换的、市面上罕见的特效护肝片,“大爷,您这肝火有点旺啊,平时少喝酒,试试这个。”
老大爷被她得一愣,接过药片,看着白墨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真是个怪人……不过这药闻着还挺香。”
白墨当然不是真的要用这台报废设备。她是在为系统奖励的那个“随机高价值物资”做铺垫。万一系统真的奖励了相关的设备或核心组件,她总得有个名目把东西“变”出来,这台破旧的高压测试仪就是最好的“外壳”和“掩护”。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磕磕绊绊。
然而,就在白墨将第一批国产pVdF样品和那台“破烂”设备运回实验室的当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门。
来人是基地政治部的一位副主任,姓王,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眼神里却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审视。
“白墨同志,有点事情想跟你了解一下。”王副主任坐在临时腾出来的会客区,开门见山。
白墨心里咯噔一下。政治部的人?找她了解情况?难道是……
“王主任请讲。”白墨面上不动声色,微笑着给他倒了杯水。
王副主任没有碰水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隔壁实验室里隐约可见的忙碌身影:“听,你们最近在搞一个……便携式的医疗设备?”
白墨心头一紧,但还是点头承认:“是的,王主任。这是一个对外合作项目,希望能为国家创汇,同时也探索一些新的技术方向。”她巧妙地避开了与核心项目的关联。
王副主任点点头,语气平淡:“为国家创汇是好事。不过,我听这个项目,动用了不少基地的资源?甚至影响到了其他重点项目的进度?”
来了!白墨心想,果然是有人眼红或者不满,捅到政治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