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小改变、大进步

“好。”

顾玉婷应了一声,迈着短腿回院子去了。

直到顾卫国把书捧在手里,还有点不敢相信就这样拿到了养猪秘诀。

身后的大队支书和会计他们更是激动到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开口夸赞江乔。

顾金花她们与有荣焉地站在旁边,听着大队支书他们夸着江乔,她们笑到牙花子都露了出来。

有顾家猪圈里这两只白胖的成年猪和七只猪崽的成功例子在前,大队公养的猪也用了书上的方法,养猪佬还时不时地来顾家找江乔取取经。

青山大队的队员们也多出了五户人家去农机站领任务猪的。

在严格实行江乔传授的养猪技巧和跟着书上的养猪方法来,青山大队的猪猪比周边大队的猪白胖许多。

到了交任务猪的月份,青山大队的任务猪一举震惊了公社和周边所有大队。

青山大队的猪最少也比别的大队重了一百斤,不仅如此,青山大队的猪肉也会好吃一点,没有别的猪那么膻和柴。

继养猪一事后,江乔在青山大队的地位再次升高。

也因为这,江乔和顾卫国一行人提种药材的事,顾卫国等人没有第一时间反对,而是在思考可行性。

现在已经进入农闲时分了,江乔提的药材,一月就能收获。

赶在大雪封山前,能种上两茬,也不碍什么事,只是费些功夫。

顾卫民和大队里养猪的那几户第一时间附和江乔,他们支持种药材。

知青们是第二批支持种药材的人,尤其是郑胜男她们三个,能在农闲时分多干点活,攒点钱,挺好的。

唯有范家宝苦哈哈着一张脸,来到大队下乡后,他唯一快乐的,就是冬日农闲时分了。

现在好了,连农闲也要干活了。

不过这可是江乔出的主意,他懒癌再是大,也得支持同是知青的江乔,这是他们的团结一致。

其余人犹豫了一下后,也决定跟着干了。

反正接下来也没什么事了,那就试试看嘛,要是能行的话,还能多挣点钱,过个好年。

种药材的事确定下来,江乔自主贡献出药材种子,顾卫国做主在大队的账上划了三百个工分给她,大队支书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这是应该的。

这几个月,江乔又是出养猪技巧,又是帮忙看看猪,接生猪崽子,现在还出了药材种子,想领着大家一起种药材挣点钱。

给她这三百个工分也是应该的。

种药材这事,一开始队员们就抱着农闲没事瞎折腾的心态。

等到他们看到霖里的绿苗苗,那一个个的,在地里待,就生怕这呼呼的北风把他们的药材苗苗给吹倒了。

绿芽苗苗慢慢长,长到江乔和周老都可以收获的地步,大伙儿一块收了药材,再经过江乔和周老两人炮制。

再就是顾卫国和江乔一行人带着炮制好的药材去了县城,把药材卖给了县城医院,赚了一笔还算丰厚的钱财。

钱一到手,顾卫国和江乔一行人刚回大队,不用等他们开广播通知,队员们就全都在大队部门口等着了。

顾卫国一看,得,干脆就现在全发回去了。

大队会计喊来算账,江乔也被压在大队部帮忙。

等到忙完,顾卫国嘶一声,道:“向北,你这子什么时候过来的。”

江乔也是才注意到顾向北在,刚刚一大堆热着分钱,大队部内热热闹闹的,她根本没注意到。

顾向北对顾卫国道:“您把我媳妇押在这里干活,都黑了,我当然要过来接她了。”

面对江乔时,顾向北一秒切换温柔语气。

“乔,晚了,我们回家吃饭吧。”他道。

“好。”

江乔看了下手头上刚刚的记账纸,确定没有写漏后,交给了大队会计。

“大伯,和我们回去一块吃点?”江乔道。

顾卫国摆摆手,道:“你们俩回去吧,我等会自己回家吃。”

顾向北把手里提着的篮子摆在顾卫国面前的桌上,道:“大伯,你这回家煮饭的机会没有了,今晚还是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菜。”

顾向北牵过江乔的手,道:“媳妇,我们回吧。”

“大伯,碗筷明我来拿啊。”

这段时间不仅大队农闲,运输队那边也空闲了下来。

雪大,还近年关。

更别顾向北进运输队又不是为了干活的,于是,半月前,顾向北就休假在家了。

他这假期足足有两个月,过了年关还能在家待上一个月。

这一,青山大队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悦郑

第二一早,顾金花把院门一开,家里的门槛就没有停歇过,全是来感谢江乔带领他们养猪种药材的。

每个人来的时候不是提上红糖,就是提上点吃食,或是腊肉,都是真心实意来感谢的。

江乔陪在顾金花身边,拒绝的都快出花来了。

一整个早上,顾家的堂屋就没有清净过。

等到人离开,堂屋内摆满了白菜、腊肉、吃食……

江乔看向顾金花,问道:“娘,这些怎么办?”

顾家如今虽是分家了,但分家不分灶,大事事也是全由顾金花做主。

江乔和顾金花、何招娣她们相处得挺和谐的,再者老宅这边也挺大的,房间也多,现在这样热热闹闹地住一起也挺好的。

至于只见过两三次面的顾家二房和顾家三房,江乔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反感,觉得都是能相处的人。

还有个顾家老五顾向风,江乔的叔子,这可是个传奇人物。

江乔嫁过来快一年了,还没有见过这位叔子。

一开始听是在县城读高中,可后来是这叔子很聪明,被京市来的大教授看中了,带在身边当学生。

然后就是叔子托人捎口信回来,他和老师去外边学习。

从那之后,三五月只寥寥一封信报平安,再没多的消息了。

这不,顾金花和江乔把这些大队的人送来的东西收拾起来,改还回去时,就提到了顾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