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远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皇宫的方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里,燃烧着熊熊的妒火和不顾一切的疯狂。
高瑞!
你以为你赢了吗?
你以为你攀上了三皇子,献上了‘固石’,就能平步青云,将我周家踩在脚下吗?
做梦!
本官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岂是你一个黄口儿能够撼动的?
等着吧!
很快,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什么叫做……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一股无形的阴云,开始从京都弥漫开来,悄无声息地扑向遥远的黄河前线,扑向那个正被万丈光芒笼罩的年轻身影。
………
龙须口的欢呼声尚未完全平息,高瑞却已迅速从接旨的激动中抽离出来。
“钦命督造使”的头衔,于他而言,不是荣耀,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撬动下的杠杆!
他深知,永昌帝的信任和支持,以及眼前这数万军民的希望,都建立在那坚不可摧的“固石”之上。
眼下最紧要的,不是沉浸在赞誉中,而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固石”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堤坝,将这滔洪水,彻底锁住!
“张大人,钱大人!”
高瑞转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同样激动不已的张启明和钱立。
“下官在!”
两人连忙躬身应道,神态间充满了敬畏。
这位年轻的钦差,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圣眷。
“圣旨已下,刻不容缓!”
高瑞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推广‘固石’之法,首重原料!我需要立刻扩大‘固石’的生产规模!张大人,烦请你即刻调拨人手,以龙须口周边为中心,沿河上下游百里之内,勘探所有符合要求的石灰石矿脉和粘土矿!多多益善!”
“勘探矿脉?”
张启明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是!下官明白!下官立刻安排工部最得力的堪舆匠师去办!”
“钱大人!”
高瑞又转向钱立。
“高大人请吩咐!”
钱立连忙应道。
“人手!我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现有的军民,立刻张榜,以工部和钦命督造使的名义,重金招募劳力!凡参与‘固石’窑厂建设和堤坝修筑者,工钱加倍,优先供给粮食!”
高瑞斩钉截铁地道。
“同时,命徐茂带人,即刻返回窑厂,将所有熟练工匠、核心技术人员,以及能够拆卸的关键设备,以最快速度灾此处!”
“是!下官这就去办!”
钱立心中震撼,高大人这手笔,简直是要把整个黄河工地变成一个巨大的‘固石’生产基地啊!
“还有!”
高瑞补充道。
“传我将令,以龙须口试验段为模板,立刻组建至少十支‘固石’施工队伍!每队配备熟悉流程的工匠作为骨干,带领新募民夫,即刻开始对黄河沿线所有险要溃口,进行抢险加固!先保住最危急的地段!”
“十支队伍?”
张启明倒吸一口凉气,这需要的‘固石’量,简直是文数字!
但他看到高瑞那坚定的眼神,立刻将疑虑压下,“下官遵命!”
“好!时不我待,诸位,动起来!”
高瑞一挥手,强大的气场瞬间辐射开来。
命令一下,整个黄河前线仿佛一台沉寂的巨大机器,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轰然运转起来!
张启明和钱立,这两位工部官员,在高瑞这位“钦命督造使”面前,几乎成了最得力的执行者。
高瑞的命令清晰、果断,直指核心,并且拥影便宜行事”的权力,以往那些需要层层上报、反复扯皮的环节,被彻底省略!
勘探队带着罗盘图纸,奔赴四方。
招工的告示贴满了沿河的城镇村庄,应募者云集。
一支支由老带新的施工队伍,在高瑞亲自制定的标准化流程指导下,迅速组建,开赴各个险段……
而高瑞自己,则将精力集中在了最关键的一环——建立大型水泥窑厂!
原有的那个临时窑厂,产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高瑞亲自带队,结合勘探队初步反馈回来的信息,在距离龙须口下游约三十里,一处既靠近新发现的大型石灰石矿脉和粘土矿,又紧邻黄河水道、方便运输的高地上,选定了新窑厂的厂址。
一声令下,数千名新招募的劳工和部分军队士兵,便投入到了热火朝的建设之中!
高瑞借鉴了前世的一些经验,对窑炉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容量更大,煅烧效率更高,燃料消耗更低。
他亲自绘制图纸,向工匠们讲解关键的技术要点,甚至亲自上手示范。
一时间,黄河岸边这片原本荒凉的土地上,人声鼎沸,号子声、锤打声、夯土声此起彼伏!
一座座更加高大、更加坚固的新式窑炉,以惊饶速度拔地而起!
堆积如山的石灰石、粘土、煤炭等原料,通过水路和陆路源源不断地灾。
高瑞展现出了惊饶组织能力和调度才能。
他将整个窑厂建设和生产流程,细化为一个个模块,分派给不同的人负责,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
在他的调度下,数千人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效率之高,让张启明和钱立叹为观止!
仅仅十数功夫,第一批大型水泥窑炉便宣告建成!
当熊熊烈火在窑膛中燃起,黑色的浓烟直冲云霄,仿佛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很快,经过煅烧、冷却、研磨,第一批由大型窑炉生产出来的,质量更优、产量更大的“固石”粉末,便如同灰色的洪流一般,被装袋运出!
这些“固石”,一部分被迅速送往各个险要堤段的施工队伍手中,另一部分则被用于继续扩大窑厂的生产规模。
“出料了!出料了!”
“高大人!成了!咱们的新窑,成了!”
看着那源源不断产出的水泥,无论是工部的官员,还是普通的工匠民夫,无不欢欣鼓舞,看向高瑞的眼神,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这位年轻的钦差大人,简直如同神只一般,无所不能!
有了这源源不断的“固石”,何愁黄河不定?
与此同时,黄河沿线的各个险要地段,一支支“固石”施工队也在创造着奇迹。
他们使用着高瑞推广的模具浇筑法,将水泥、沙石混合,快速浇筑出一道道坚固的堤坝。
施工速度之快,堤坝之坚固,与传统的土石堤坝形成了壤之别!
曾经肆虐的洪水,在这灰色的“神堤”面前,仿佛也变得温顺了许多。
整个黄河治理工程,在高瑞的强力推动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
“钦命督造使”、“治水能臣”高瑞之名,伴随着那拔地而起的窑厂和不断延伸的灰色堤坝,愈发深入人心,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