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合院这个名词由来已久。

细究起来,能写好几篇论文出来。

不过同样都是四合院,在面积和讲究上,真能称得上差地别。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为四。

四面房屋围拢,是为合。

但凡是能围成一个口字型的封闭院落,都可以叫做四合院。

古时候普通人家门户,有个院子生活过日子,自然就满足了。

可那些达官贵人商贾巨富,自然需求更多更高。

建筑队的老师傅给张红旗介绍的,就是一户祖上经商,慢慢扩建出来的四合院。

他所的四进四合院,就代表了纵深。

一个符合口字型院,就算是一进,两个就是二进。

乐春坊这边的院子,就是二进院。

四进院,那最少也得有四个院子组成。

古代有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法,可不是夸张。

那些达官贵人整个七八进的院子出来,可不就深似海了吗?

更何况,房屋这东西在京城,不可能一直朝一个方向延伸。

按照经纬线的方式来,进就代表着经线,也就是宅子延伸的深度。

而跨则代表着纬线,的是朝两侧延伸的宽度。

因为是几代人不断扩建而成,这座位于煤市街的四进四合院多少有点不太齐整。

可后来慢慢扩建的这些新跨院,让整座宅子的功能性更加齐备和完善。

甚至有一些传统四合院没有的西洋景。

老师傅并不清楚张红旗买下乐春坊这些院子的价格,但想来不会太贵。

所以,在介绍那座老宅子的时候,格外的详细。

两万五千块钱放在眼下,绝对是一笔巨款。

那家人刚拿到房子,之前日子过的也苦,胆子还,压根没什么能一次性拿出这么一笔巨款的人脉。

老师傅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念头,才过来找张红旗一趟。

他越的详细,张红旗越觉得这宅子不错。

尤其是主人家非要强搭在一起卖钱的那些旧家具。

早年间,好些好玩意全都损毁了,正经这种好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东西,眼下京城里指定有,可不找划拉。

那家人敢要四分之一的房价,想必在他们心目中,那些家具挺珍贵的吧。

张红旗和老师傅约定了看宅子的时间,回家把这事当闲话讲给林彩英听。

“姓程?住煤市街?你等等,我爸可能知道那户人家。”

林彩英听完张红旗的叙述,勾起了一丝很早的记忆。

当初林程远也曾跟随长辈到过京城的。

那时候估计和程家打过交道。

“那可得去问问咱爸了。”

林程远和刘金凤就住在前院,李秀芝带着三个的,也在前院住。

长辈们都有意把后院留给张红旗和林彩英,当成两口的私密空间。

要是那种讲究旧时候规矩的人家,指定不能这么安排。

可张红旗他们也不懂这些,住着舒服就校

“煤市街?四进的四合院,祖上还是经商的,那怕是只有程家了。”

林程远皱着眉回忆早年的事,“他家的宅子可不,当时人家也没让我参观。

不过倒是有人给简单介绍了一下,地方挺大的。

还有,就是我当时见到的,那宅院修的相当考究,不过现在成什么样子了,你们俩得仔细看看。”

程家祖上数代经商,积攒了不少家底。

解放的时候,家里有人去了国外,房子也收了挪作他用。

如今有退还政策,程家的后代拿回自家的宅子,好像没什么问题。

可林程远还是多提醒了一句:“据我所知,退换政策早就实施了,程家的人拖到现在才收到房子,你们俩多留意。”

到了约定看房的日子,张红旗和林彩英带着赵铁柱一家三口,一块去了煤市街。

煤市街是南北朝向的街道,程家那宅子在路西。

这么一来,院子里的正房就得是坐西朝东了。

先上,就比坐北朝南的宅子差一个档次。

这也是程家祖上一直经商,慢慢积累财富的一种凭证吧。

他家算不得骤然暴富,在一开始选择院子时,就没那么多讲究和考虑。

随着家里越发有钱,也只能不断扩建,从而弥补一二。

老师傅带着一个中年人早早等在宅子门口。

那人就是屋主,姓程。

屋主有三十来岁,看起来沉默寡言的木讷样子。

起这套宅院,也类似照本宣科。

张红旗心中暗自猜测,这人估摸着,没真正住过这宅子,又或者,在这里生活的时候,他年纪还,好些记忆已经淡忘了。

不过这人肯定不是第一次来,介绍起来也算全面。

这套宅子单就占地的地皮而言,就值两三万块钱!

程家最为辉煌的时期,在这座巨大的宅院里面,拥有门房、账房、车马房、挑夫班、私塾等等一系列工作人员。

另外还有客厅、花厅、餐厅、库房、厨房、厕所、花园、洋楼等等设施!

对,有花园和洋楼!

这家人什么情况,张红旗一时之间也不敢贸然询问了。

因为这宅子,在张红旗看来,卖的太便宜了!

乐春坊他现在住那个两进院子,当初是五千块从街道办手里买过来的。

起来是遭了火灾,得先清理再重新盖。

并且是没有跨院这个法的,如果张红旗把六座院子全买下来,打通了,那就有了。

人家程家这院子,四进不,两边还有不少跨院,甚至建筑都还在,拾掇起来更加省事省钱。

单单面积上,就比不乐春坊那六个院子加一块!

实际上,张红旗也属于想岔了。

程家人卖宅子,价格确实不高,如果有门路,又有人看上眼的话,估计能多卖个万把块钱。

但是和乐春坊比较,这套宅子在位置上,就差很多了。

乐春坊那是张红旗推开窗户,就能瞅见什刹海的地方,和煤市街能一样吗?

“房子之前一直在用,当成了工厂,有百十个工人在里头开工呢。

对了,因为我们家房子足够多,不但百十个工人能正常干活,还能给他们厂领导配单饶办公室。”

屋主打开大门,当先走进去,用一种很难描述的略带奚落的语气介绍:“就这都不算完。

厂里头还匀出去两栋楼,住了三十多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