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医生们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微虫体,它们像弱能虫一样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中,却有着更强的变异能力。
“这简直是噩梦,”国际卫生组织的首席科学家在紧急视频会议上揉着太阳穴,“我们检测了二十七个国家的样本,发现了三种不同的寄生虫变种,还有五种新型病毒。它们似乎都在利用位面能量变化的‘漏洞’入侵,而我们的现有药物……效果甚微。”
镜头切换到大华国的国家基因库,叶挽秦正在全息投影前分析数据。屏幕上,弱能虫的基因序列与体能剂激活的人体防御蛋白正在进行比对,红色的冲突区域不断闪烁。
“看这里,”她指着一段序列,“体能剂激发的γ-7蛋白能精准识别弱能虫的表皮抗原,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没有这种蛋白的人体,免疫系统根本无法识别这些外来者。”
墨骏辰站在她身后,看着另一组数据,全球未注射体能剂地区的传染病发病率曲线,正在以指数级上升。
“那边又施压了,我们囤积‘救命物资’,”他语气沉郁,“甚至有媒体暗示,是我们故意释放了这些病原体来巩固优势。”
叶挽秦闻言冷笑一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看不到我们为了研发体能剂付出了多少,只看到现在的差距。”
她关掉投影,转身看向窗外,盘古基地的能量矩阵正在为新一轮体能剂生产供能,“通知下去,启动‘星火计划’吧。先给我们附近沿线一些友好盟友提供十万剂应急配额,生产压力大也得挤出来。”
“星火计划”是大华国秘密制定的国际援助方案,旨在向友好盟友提供有限的体能剂支持。但这十万剂,对于世界几十亿未受保护的人口来,无异于杯水车薪。
在东南亚的那国,首批获得体能剂援助的民众排成了长龙。当金色希望注入体内的那一刻,许多人忍不住落下泪来。一位皮肤黝黑的渔民大叔摸着手臂上渐渐淡去的红斑,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着镜头:“谢谢大华,谢谢叶神医!我以为自己要死了,现在感觉全身都是力气!”
这段视频很快在国际网络上疯传,点赞量超过千万。但紧随其后的,是更多未获得援助国家的民众的愤怒与绝望。在漂亮的社交媒体上,一个名为“金色希望”的民间组织发起了跨国联名请愿,要求政府与大华国谈判,甚至不惜以贸易让步换取体能剂技术。
“我女儿才五岁,她不该在恐惧中长大!”一位母亲在请愿视频中哭诉,“为什么大华的孩子能在阳光下奔跑,我的孩子却要关在家里怕被虫子感染?这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副像病毒一样蔓延,逐渐演变成对本国政府的信任危机。在西方,多个民族爆发了示威罢工活动,民众要求公开与大华国的谈判进展。而在一些本身就局势动荡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武装组织抢夺医疗物资的事件。
与此同时,大华国内部也并非一片平静。随着国际羡慕情绪的升温,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网络上有人发帖质疑:“我们自己人都还没完全覆盖,为什么要去帮外国人?”“万一他们学会了技术反过来打我们怎么办?”
针对这些疑虑,叶挽秦在一次全国直播的科普讲座中做出了回应。她站在盘古基地的星空大厅里,身后是实时更新的宇宙能量波动图。
“各位同胞,”她的声音透过屏幕传遍千家万户,“我知道大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正在经历什么,也可能会赢幸好我们在大华’的庆幸。但请记住,金色希望不是魔法,而是我们这个文明智慧与努力的结晶。”
她调出一组对比图:左边是十年前大华国在祭坛危机中挣扎的画面,右边是如今全民注射体能剂的盛况。“十年前,我们也面临过灭顶之灾,是无数饶牺牲与奋斗才换来今的安宁。现在,当其他文明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援手,不是因为‘施舍’,而是因为我们明白,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今我们帮助他们建立基础防御,明当我们遇到危机时,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她的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明珠市的街头,一位外卖哥边等单边看着手机直播,对旁边的同伴:“叶神医得对,以前咱们穷的时候,不也靠别人帮衬过吗?现在咱们有能力了,帮一把是应该的。”
而在大学的课堂上,教授们则借此展开了关于“文明责任”的讨论。“大华今的地位,不仅是因为技术领先,更是因为我们在危机中展现出的担当。”
一位社会学教授在讲台上,“当其他国家的民众在羡慕我们的‘金色疫苗’时,他们其实羡慕的是一个文明对其国民的守护能力。而这份能力,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责任去维系。”
这种全民层面的心理变化,悄然重塑着大华国民的世界观。
曾经局限于“家”的幸福观,正在向“大家”的文明共同体意识扩展。当崽崽在幼儿园画下“给外国朋友分享金色药水”的图画时,叶挽秦知道,这种认知的种子已经开始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夜幕降临,叶挽秦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城市的灯光。手机里收到张珊的信息,今又有三个疑似弱能虫感染的外籍患者辗转来到健安诊所,幸好都被及时发现。
“在想什么?”墨骏辰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牛奶。
“在想,那些羡慕我们的目光,”叶挽秦接过牛奶,暖意从指尖蔓延开,“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我们必须做得更好,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那些还在黑暗中挣扎的人。”
墨骏辰轻轻搂住她的肩膀,两人一起望向深邃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