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兴庆府,皇城郑

李乾顺在皇宫中看密报,赫然是关于耶律大石的。

耶律大石是辽国人,四十出头的年纪,通晓契丹文和汉文,更擅长骑射。作为辽国宗室出身的人,耶律大石凭借才学考中进士,再一步步成为辽国的重臣。

金国南下,恰逢赵佶又安排人攻打辽国,祚帝逃跑后,耶律大石拥立耶律淳为帝,两次挫败宋军的入侵。

后来耶律大石和金国交战沦为俘虏,却又趁机逃走,自立为王后逃去了可敦城。

耶律大石已经立足西北,发展出不弱的力量。

李乾顺一直关注着耶律大石,见对方已经打下一片疆土,无法扼杀在摇篮中,所以转为结交耶律大石。

双方交好,有利于西夏的稳定。

之前,李乾顺派人去找耶律大石,奈何一直没有传回消息。

如今,才送回消息。

耶律大石从李乾顺派去的使臣口中,得知了中原的局势变化,表态支持西夏抗击宋朝,必要时候会出兵相助。

李乾顺对此是很满意的,单凭西夏本身的力量还是弱了些。有耶律大石出兵相助,对西夏鲸吞宋朝的帮助会很大。

一切的前提,是有灭金雷。

有了灭金雷,才有底气和宋朝交战,才不会处于下风。

李乾顺收起密报,转而看向身边的内侍道:“有没有晋王传回的最新消息?”

内侍摇头道:“还没有最新的消息,不过晋王抵达了许久。或许金汤城已经拿下,连捷报都要传回了。”

李乾顺也笑了起来,点头道:“我大白高国的国运,就在此战了。”

内侍躬身道:“晋王自跟在陛下的身边,耳濡目染下,早已经得了陛下的教导,文韬武略,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李乾顺点零头,眼中也满是笑意,忍不住捋着胡须点头。

有心算无心,西夏必胜。

优势在我!

李乾顺闲来无事打算去后宫放松放松,恰在这时候,一名内侍跑进来禀报道:“陛下,有前线的士兵逃回来,晋王大败,已经沦为俘虏。”

李乾顺眼中瞳孔一缩,脸上满是惊悚神情。

大败?

俘虏?

李察哥去前线还没多久,因为是突袭金汤城,快速取胜是正常的。可是要落败,即便战事不顺利,李察哥三万多精兵也不可能轻易落败。

李乾顺完全想不通,脑中都一团浆糊,过了许久才回过神,吩咐道:“去把回来的士兵带回来,再通知嵬名安惠、李仁忠入宫。”

内侍去传旨。

没过多久,逃回来的士兵先一步入宫,向李乾顺行礼后,详细阐述了李察哥的行动过程。

从深夜突袭金汤城,到破城后入住城内军营,再到遭到突兀的爆炸惨死无数,最后李察哥带着人撤退却遇到埋伏沦为俘虏。

士兵是趁乱中逃走的。

一切的情况阐述完,士兵低着头,尽力让自己变得可有可无。

李乾顺听完后吭哧吭哧的呼吸着,很是愤怒,脑中也复盘李察哥的错误。可是他思来想去,觉得李察哥的安排没什么问题。

关键在于金汤城,明明是突袭,金汤城竟然有准备。

让人想不通。

之前,李乾顺安排嵬名安惠出使东京,故意向赵桓示弱,表示愿意协助宋朝攻打金国,更安排了人去佯攻金国。

赵桓已经上当,带着大军去了真定府,怎么在金汤城留下埋伏呢?

想不通!

完全想不通!

李乾顺愤怒,更是憋屈,最后无力的摆手让逃兵退下。

没过多久,嵬名安惠和李仁忠来了。

嵬名安惠率先拱手道:“陛下召见,莫非有什么大事?”

李仁忠观察李乾顺的脸色,见李乾顺神色冰冷,问道:“陛下,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李乾顺了李察哥遭到伏击的情况,沉声道:“金汤城一战,李察哥沦为俘虏,三万大军损失殆尽,你们该怎么办?”

嵬名安惠和李仁忠齐齐变色。

不好办啊!

良久后,嵬名安惠苦涩道:“晋王沦为俘虏,不能不管。看样子,又只能向赵桓服软了。只是这一回,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李仁忠道:“赵桓得知我们背刺,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尤其赵桓这人睚眦必报,必定会发狠的。”

李乾顺心中更是烦躁。

上一次只有士兵沦为俘虏,这次连李察哥也沦为俘虏。

就算他不管沦为俘虏的士兵,也不敢再和宋军交战,必然要向赵桓低头求和。既然求和,就不可能不管俘虏和李察哥。

李乾顺强硬道:“朕不想听你们困难,朕要的是怎么应对这件事?”

李仁忠道:“臣建议派人去求见赵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乾顺道:“我们背刺,能讲理吗?我们突袭,赵桓会手软吗?”

李仁忠讪讪一笑。

嵬名安惠接过话,分析道:“依老臣看,现在只能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请公主出面斡旋,毕竟她是赵桓的宠妃。”

“第二,继续上一次出使的策略,买通李纲等宰相,帮我们话。”

“第三,主动向赵桓请罪求饶,表明我们是被金国胁迫,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嵬名安惠道:“三管齐下,争取能够稳住局面。”

李乾顺道:“要求和低头,就一定要把俘虏带回来,又要赔偿无数的钱财。”

嵬名安惠叹息道:“赔钱也没办法,不过以臣的观点,还可以再观察观察。”

“金国取胜,宋朝落败,宋朝没什么底气,反而要拉拢我们,就可以用极的代价换回俘虏。”

“宋朝赢了,情况就比较麻烦,一切会很难办。”

李乾顺沉默一会儿,道:“尚父的分析有理,不过还得先派人去表明态度。尚父,依旧你亲自走去,提前运作。”

嵬名安惠真不想掺和,可是看到李乾顺坚决的态度,只能点头答应,然后回家收拾,就再次踏上去东京认四路。

只是这一次,去东京的路却格外的难走。

心情,更是格外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