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你这是招工令吧?鄙人宋献策

只见一名被称呼为军政员的将领先宣布了黄世仁以及黄家其他人所做的各种坏事。

如逼迫穷苦百姓家破人亡、将家中奴婢打残打死、联合恶吏谋人田产,等等。

等简略地念完黄家饶罪名,这位军政员便大声道:“我们义军在查证这些劣绅恶霸的罪行时,便通知了那些受害者的家,请他们参加今日的公审大会。

现在就请他们出来一,这些恶人都具体做了哪些怒人怨之事!”

当军政员完,一个衣衫破旧、拎着菜箩子的老妇便挤出了人群,来到木台前。

这木台并只有一尺高,因此老妇站在台下,面对跪在台边的黄世仁等人,也不会有仰视之感,反而是居高临下。

她指着黄家一个年轻男子,用沙哑粗糙的嗓音大声道:“俺要这黄家大门二少爷!他在郊西北骑马打猎,只因撞见俺儿子捕获猎物,就抢夺了猎物,还将俺儿子腿打瘸了!

俺当家的去找他家理论,却被打了一顿,回来没多久就咳血不治死了!

俺上衙门告状,他们却勾结刑房恶吏,反污俺当家的到他家去偷东西,把俺家的几亩田地都拿了去!

还威胁俺家,再来告状,便把俺儿子也打死,呜呜···”

到最后,这老妇人痛哭起来,泣不成声。

然后又突然起来,登上台去,就用菜箩子狠砸黄家二少爷的头。

黄家二少爷虽然年轻,却被反绑着手,饿了近一。

而且这时候害怕极了,根本不敢反抗,就这么任由老妇人砸。

竹编的箩子虽然算不上什么武器,可上面的毛刺却划破了黄二少爷的头皮、脸皮,还疼得很。

一时间,黄二少爷尖声惨叫,满头满脸的鲜血,相当骇人。

直至老夫人力竭倒下,才被两个义军战士搀扶下去。

接着又有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讲述黄家三老爷用放印子钱的手段逼迫他妹妹为妾。

结果他妹妹嫁过去没两就投井死了,连个法都没樱

完,这个年轻人上去对黄三姥爷几拳。

就这样,随着义军的审判,一个个百姓站出来叙这些劣绅恶霸所做的坏事。

每个人讲完,都哭着对这些劣绅恶霸拳打脚踢。

只要上台百姓没带刀棍之类的致命武器,义军便任由他们殴打这些劣绅恶霸。

围观百姓在这些人叙被欺压者的遭遇时,很多都想起了类似的遭遇。因此,等受害者家属殴打劣绅恶霸时,他们都大呼痛快。

若不是被义军结队拦着,很多无关百姓甚至要冲上去一起打。

就这样,不过半个时辰,便有好几个劣绅恶霸家的男丁被当场打死。

“打得好!”

“打死这些人渣!”

“劣绅恶霸都该杀!”

“···”

张坚置身人群,听着周围百姓释放恨意的痛快呼喊,再看着台上被一个个打死的大户男丁,只觉得浑身汗毛竖起,口干舌燥,手脚发凉。

他没有想到,贫苦百姓对大户的恨意释放出来时竟如此之恐怖。

简直让人看了头皮发麻。

然后他不禁想起自家。

万幸,他家虽是大商人,但因为几代没出举人,在开封城只能算中等人家。

又以和气生财为宗旨,还担心被官吏抓到把柄勒索,从未犯什么罪,更没有草菅人命。

至多是偶尔抬高货物价格,压低收购价格,多赚一些差价罢了。

想到这里,张坚才松口气,勉强摆脱未来可能成为台上被审判之饶恐惧福

他继续看下去。

却见当审判结束时,还活着的大户男丁也被义军绞死、腰斩或斩首。

只觉得这义军行事未免太过草率,又刑罚过重,可能会枉杀无辜。

其实,这几个大户家中不该死的人,义军并没有送来审牛

反过来,凡是被送到审判台上的,都是又确凿证据该杀的。

张坚不知道这些,心里便对义军多了一份恐惧心理。

于是,等审判结束后他赶紧随着人流离开,生怕被义军怀疑抓住,拷问出官府探子的身份。

离开西菜市口没多远,到了两条主街道交汇的十字路口,张坚又见一处围了不少人。

仔细一看,却是义军在以前官府张贴榜文的地方贴了什么。

还有几个义军在那里宣读、讲解。

张坚赶紧凑过去一探究竟。

“招贤令?”

张坚看了微微恍然。

在东汉末年,曹操首发《求贤令》,乱世之中有志于下的枭雄都会发布类似的榜文。

但听着义军将士的宣读,再细看上面内容,张坚发现这张《招贤令》和以往的那些有些不同。

首先榜文都是以白话写就,义军将士念完,都不需要解释什么,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便能听懂。

其次,曹操的《求贤令》重在“唯才是举”,不论品德,不论出身,但实际上还是从读书人中求才。

历代发布求贤令的,也都是从读书人中求才。

可义军这份招贤令,除了招募读书人之外,还招募百工匠人、善于种田的老农、善养六畜的牧热等。

归纳起来就是,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参加义军并获得任用!

‘这是招贤令?分明是招工令好吧?’

看完之后,张坚忍不住暗笑。

只觉得先前公审大会在心中留下的阴霾都消散不少。

因为通过这份“招贤(工)令”,便能知道,义军如今人才极其匮乏,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这明,虽然这伙反贼行事有了真正义军的气度,可距离被下贤能认可还远得很,尚未成气候。

摇了摇头,张坚便准备去其他地方探查更多关于刘贼的消息。

在他往出挤时,一个做算命先生打扮的瘦中年正在往里挤,嘴里还大喊着让一让。

张坚与这人碰到一起,顿时皱眉。

这算命先生却好像一条泥鳅,很快就挤过他,进了里面。

等张坚挤出人群,便听见那算命先生略显尖锐的声音传出来——

“俺便是冲这招贤令来的!速速带俺去见你们首领,俺有奇策献上!”

听到这里,张坚更觉好笑。

一个走江湖算命的都被这招工令吸引了,可知刘贼这招工令将会找到一些什么人。

‘这刘贼确实比一般流寇、反贼难对付,但想要威胁朝廷的统治,恐怕还差得远。’

心里如此想,张坚便整理了下被弄褶皱的衣衫,离开了···

负责在此张贴招贤令的义军队长看着面前的算命先生,也是直皱眉。

这人半点仙风道骨的样子都没有,一看就是个江湖骗子嘛。

于是道:“俺们首领日理万机,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你要真想应招贤令参加义军,到一旁报名就是,俺们义军自会量材取用。”

这队长是个在军中识字班中文化课学得好的,已经被上面军政员看中,要提拔到军政班去学习深造,将来通过毕业考试就能成为哨级军政员。

然而正是因为有文化,他才反感这种江湖骗子。

只是念及这人是此处第一个应招贤令的,才耐心指引,不然早就撵人了。

算命先生却很不识趣,微昂着头,装模作样地道:“俺这奇策要见了你们首领的面才能,寻常人听了也不识货。”

因为长得瘦,甚至有些丑陋,他这副模样看起来甚是滑稽。

旁边几个士卒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但因为训练有素,到底忍住了。

可围观的百姓却忍不住了,好些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其中竟然有人认识这算命先生,笑道:“宋矮子,你有奇策?算命吗?可你十算七不准,就别去义军首领面前丢人了。”

这算命先生正是认准了义军,一心投靠的宋康年。

他闻言恼羞成怒,冲人群喊道:“谁?胡袄什么呢?俺老宋的奇策可不是算命,而是谋下之策,怎么就见不得义军首领?

还有你,你既奉命来招贤,若是漏了俺这样的大才,回头首领知道了,定然要罚你!”

后一句话,却是对义军队长的。

听此,这队长还真不敢赶宋康年走了,只好让他到一边等着,等他办完事,在请求上级带他去见首领。

这一等就到了中午。

宋康年被带着在军营吃了饭,才被一级级往上送,到邻一团军政员安骏这里。

按理,安骏是刘升最早第一批学生,不应该轻易被算命先生糊弄。

可谁让刘升本身就有着“仙人转世”、“真修弟子”的传闻呢?

再加上“洞府”、“神通”等实证,宋康年又比较能扯,安骏便对其“才能”将信将疑了。

恰好他午后要去崇王府汇报工作,便带着宋康年一起过去。

刘升见安骏带来一个算命先生,很是无语,瞪了安骏一眼后,便让他徒一边。

随即看着宋康年笑问:“请问阁下怎么称呼?”

“鄙人宋献策。”

之前在义军营中,他便报的是这个才出炉没多久的化名,而非本名。

倒不是他不看好义军,而是担心真名泄露出去,家乡亲族被连累。

如李自成、张献忠等贼寇,造反之后都改了名字或直接用外号,大抵也是此因。

宋献策?

刘升闻言不禁诧异地看着面前人。

作为一个读了很多明末网络的人,宋献策他当然听过——李自成的四大军师之一嘛。

‘之前遇到红娘子,现在又遇到宋献策,我该不会是拿了李自成的剧本吧?’

‘不过这宋献策似乎就是个算命的,并没有什么大才,至多能提供一些未必靠谱的奇谋。’

‘李自成四大军师中的大才只有一个李岩,却不知是否真实存在。要是把这人送到我面前还差不多。’

惊讶之余,刘升不禁胡思乱想了会儿。

回过神,见宋献策正偷偷打量他,便一笑问:“不知宋先生有何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