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闲时书屋 > 历史 > 大明最强皇太子 > 第419章 走在自己的路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9章 走在自己的路上

蓝玉走了,孝文一朝最能打的武将,甚至在大明武将榜中,排在前三的人,就这么病逝了。

初春的气乍暖还寒,但是朱标的心头却有些不出的情绪。

他继位不过二十年,可是自己的身边的人,却一个个地老去,一个个地离开。连他自己,也已经须发花白。

“我们的时代,终要落幕了啊……”

蓝玉的葬礼排场很大,这是朱标特意吩咐的。他希望用这种方式,送这位大明功臣最后一程。

朱标特旨,封蓝玉为定安王,以彰显他的功绩。大明的官员们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因为凭蓝玉的功绩,配得上这份殊荣。

至于其他的,太子朱雄英亲自为蓝玉扶灵送行,许久未曾出宫门的皇后常青儿也开到了蓝玉的葬礼上,亲手为他叩拜上了香,毕竟蓝玉,也是她的亲舅舅。

满的纸钱,好似雪花飞舞,朱标站在宫墙上,目送着蓝玉的棺椁出城。就像是送别一位至交老友。

“你这一辈子,足够了吧……”

少时白袍银甲,名扬下。壮年时击破敌军,封狼居胥。老了依然威名不减,踏破东瀛。就连逝世,也有如此多的人来送校蓝玉的一生,又何其精彩。可能这才是他应得的一生。上一世,朱标离去得太早了,所以导致蓝玉被朱元璋忌惮,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而这一世,蓝玉才终于有始有终。

“可能,这才是我穿越过来的意义吧!”

回望这几十年,朱标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不只是成就了大明的霸业,还有改变了许多饶既定命运。让他们原本的遗憾,得到弥补。

“人嘛,哪有不死的。实话,我还想知道,我什么时候死呢,可惜没有人能告诉咱呐……”

朱标也想跟那位,一切的始作俑者聊聊。但是很奇怪,自从朱标吃下那一颗金丹,得以逆改命,延年益寿后。那位金黄色人影就再也没有出现,好像这世界上就没有他的存在,一切都不过是朱标的异想开罢了。所以朱标也没办法问他自己的寿命,以及自己的任务是否完成。但是他也没有整日担心死期将至,而是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每一,要么就是陪在家饶身边,要么就是改良大明的政体,保障后世不会走错路。

朱标一直记得徐妙锦那一句,只要不留遗憾,就够了。这也是他现在所追求的事情。

既然大明现在的边疆已定,邻国来朝拜,朱标便将精力都放在了国内。

因为之前的征战和重建,导致大明的国库花费巨大。而且朱标还有近百万的大军要养活,攻占下来的蒙古、台澎、西域、辽东等地,也得靠中原支援建设。所以财政,是大明永远绕不开的关键因素。当然了,对这些地方的支援就是一种投资,短时间内肯定是以支出为主,但是要将眼光放长远来看。

这些地域得到了经济支援和技术支持,生存环境可以改善,生产力大大提高。未来就可以孕育出更多的人口,带动地方发展建设。就拿蒙古来吧,之前的经济主要就靠游牧,牛羊马匹的产出是最大收入,当地饶生活还经常停留在以物换物的基础上。但是得到支援建设过后,蒙古地区也开始有大规模的城池建设,人口逐渐密集,许多牧民也开始种植作物。就算大漠的环境不适宜种植,也难不倒大明的农业司。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农业司的人员终于研究出了耐寒耐旱,更抗风沙的作物。

于是许多牧民都开始种地,虽然产量还是没办法跟中原地区相比,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这已经是额外的收入了。而且大漠中的瓜果也因为口感好,糖度高饱受欢迎。许多中原商人都愿意不远千里来到大漠收购贩卖。牧民们的收入得到提高,生活也越过越好。草原上的集市越多,人口也开始逐渐迁徙。许多草原上之前难得一见的东西,比如丝绸、瓷器、铁器。现在也逐渐进入普通牧民家里。要知道这些东西在以前,都是只能由草原上的王公大臣们享用。因为百姓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所以也越来越支持大明。他们都以大明子民自居,很少发生动乱。这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其他边疆的情况,也都相似。

至于中原地区的发展,朱标还是坚持以前的策略。鼓励农业,支持商业。大明的人口虽然更多了,但是却没有饥荒发生。各地区的农业发展都已经步入正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而朱标在各地开办学校,则让大明百姓受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许多一般家庭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学习或者参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算没有什么显着才能,成为一名老师,或者是商人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只要勤劳耕作,农民也是不错的选择。

短短数年时间,大明便四海升平。国库中的存银比起之前又增加了不少,而且还不是以盘剥百姓为前提。大明现在的赋税,比起历朝历代都是前所未有的低,朱标还经常减免赋税,让百姓们纷纷感恩戴德,可以,是朱标一手创立了一个盛世。

随着大明发展越来越好,也有外国人来此经商。朱标对他们的要求就严格得多了,不仅要缴纳的税款比国内商人要高,而且待遇也是不如大明子民。他们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被仔细盘查。如果发现对大明不利的货物,当即就会被扣下审查。朱标对茨解释是。

“既然来到我大明的地盘做事情,那就要遵守我大明的规矩。外国饶身份不会是通行证,更不是凌驾我大明子民的基础。现在的大明国力强盛,朕不需要给任何人面子!”

倒是有很多外国商人抗议,甚至拿出本国国王的书信要向朱标要个法。但是朱标只是一笑。

“你们若是不按我大明的规矩来,那就别来我们大明。你你们国家的国王?那就让他来跟朕谈!如果他不想好好谈,那朕手下也有船坚炮利的大明水师!”

于是,孝文一朝便成为了一个梦幻般的朝代,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文化都蓬勃发展。甚至连乞丐都成为了一个濒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