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道:“用途不同,不能简单用好坏来区分。”

“真要比较,给震生的这种疫苗制作难度要大上许多。”

安佑帝和靖妃大喜,连上仙都制作难度大,那这种仙药自然更厉害了。

“朕代震生谢过上仙大恩大德,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就给震生用药如何?”

张道:“不校我过了需要满两周岁。只能多,不能少。”

这是针剂的使用明,最低可使用的年龄是两周岁,张可不敢胡乱提前。

周围众人略微失望,不能当面看到“仙药”的使用过程,有点可惜。

只能等大皇子两周岁的时候,找个借口过来,看看能否有幸观摩到仙人用药的景象了。

…………

诸事完毕。

安佑帝带着复杂的心情,从张府离开。

此次知道安朝不能千秋万代,安朝皇室还是很遗憾的。

但连上仙都逃不过道轮回,他们也无法强求。

只希望多行仁政,将来王朝灭亡之后,皇室得以保存延续下去。

就这么一个的念头,导致安朝之仁,下闻名!

安朝皇室觉得,王朝迟早都会灭亡,那又何必用各种愚民的统治手段,死死地压制百姓呢?

还不如对百姓好一些,将来不定就靠着这份名声,能够做未来朝代的“吉祥物”呢。

回去之后,安佑帝随便找了些借口,对张府大加封赏。

安佑帝知道张不需要这些俗物,对张府的人赏赐,主要是表明一个态度——皇家对上仙的恩情,时刻记挂在心里。

连身为管家的徐经业、家中的几位仆人,都以“服侍上仙,自有苦劳,勉之励之”为名,赐予了许多钱财。

其他人就更不用了,赏赐颇丰。

但是徐父一身清骨,无功不受禄。

知道这么多封赏都是看在张的面上,心中不安,想交给徐经业,纳入张府的账房里。

徐经业不敢收,一来二去,推到张面前。

张只好劝道:“徐老先生,你们两老之前在襄阳过得清贫,料想余钱不多吧?”

“不如收下,算是你两老的私己钱,有什么支出也方便一些。”

徐父摇头道:“我年事已高,吃喝用度花费不了几个钱,这些都是皇上赐给张府的。”

“我们住在张府,已是沾了上仙的光,这些贵重之物,纳入张府账房最为合适不过。”

张微微一笑:“如今徐闻尚未婚配,年纪轻轻就已身居高位。”

“将来有了良配,必然不是普通人家,纳采之礼不能轻慢。”

“这点钱财,恐怕还不够呢。”

“徐老先生难道到时候再跟我和徐管家借吗?”

徐父听了,才拱手道:“如此,老朽就厚颜收下了。”

虽然张府不缺钱,徐父的弟弟徐经业也不缺钱。

徐父只要开口,要多少肯定都会“借”。

但亲儿子的喜事,请媒人、置办些纳采之礼等步骤都要跟旁人要钱,脸面实在不是很好看。

还不如现在就收下皇上的赏赐,将来如何花钱也自在一些。

经张这么一提,徐父、徐母开始打探临安城里哪家有好姑娘尚未婚配。

甚至上街踩点,在街头巷尾打探各家的名声、风评,提前做好工作。

只等徐闻的春闱考试一完结,就将结婚的事情提上日程。

…………

随着日子一过去,又临近新年。

这是张在地面过的第二个新年。

今年的气果然跟张预料的一样,比往年都要寒冷一些。

但临安城却更加热闹。

离新年还有大半个月,张府就门庭若剩

各个大官员、富贵人家,开始上门给张拜早年。

这些人往往是跟张府没什么关系的,只得提前过来拜年。

真正到了新年之际,他们恐怕连边都挨不上了。

不仅如此,还有好多虔诚信徒,从远处赶来,要给上仙拜年的。

期待能够一睹仙颜,获得上仙的赐福。

生怕上仙不知什么时候又回上去,此生再难得见。

徐经业、徐父忙得连轴转,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收礼收到手抽筋。

刚开始时还想平等对待每一个拜年的客人。

奈何人实在太多,每个人都请进去喝茶招待的话,恐怕拜到明年开春都拜不完。

最后不得不化身“势利眼”。

一些不重要、不够分量的客人、信徒,象征性的收一点贺礼,再回一个红包,在门口就打发走了。

至于想见张,那就不可能了。

除非是像皇帝、傅文林、史尚书这些熟悉的人,张可能会给个面子出来见一面。

其他不认识的,任你位高权重,能够进去喝杯茶已经是大的面子了。

一时间,能够进张府喝杯茶,成了衡量身份高低的民间标准之一。

若是来了张府拜年,连杯茶都混不上,回去后都不好意思自己有多牛逼。

相反,有些人被徐经业看漏眼,请了进去喝茶招待,一时间风光无比。

回去与人喝酒,只要喊一嗓子“我在张府喝过茶”,就能震住不少人。

随着年关渐近,来的人身份越来越高,越来越特殊。

徐经业不敢再擅作主张,开始时不时进去请示张。

…………

这,来了几个和桑

为首的和尚身材清瘦,正值中年,皮肤晒得黝黑,隐隐有光泽泛起,仿佛一尊罗汉。

身上没有一片超过巴掌大的布料,密密麻麻缝成了一套僧衣——正是僧人中极其少见的百纳衣。

周围排队拜年的人,见到这几个和尚,自愿让他们上前。

清瘦和尚也不客气,一边唱着佛号感谢,一边来到张府大门前。

“阿弥陀佛,见过施主。” 清瘦和尚双手合什。

“见过大师。”徐经业赶紧回礼。

之前佛、道两家跟张皇城斗法,卧龙寺的慧圆方丈敢在雷之下念经。

直到斗法结束,依然毫发无伤。

虽然略逊一筹,但大家不敢轻视,认为他是高僧大德,有法力的人。

虽然不及上仙,但至少跟白玉蟾道长差不多一个等级。

眼前的和尚气度不凡,众人本能的礼让三分。

徐经业也不敢怠慢,生怕是仙佛中人,过来找上仙的。

“大师可是来给上仙拜年?”

清瘦和尚道:“贫僧弘愿,自泉州开元寺而来。”

“据闻张上仙法力无边,曾请动如来佛祖下凡传经,令《三十七品经》重现人间。”

“贫僧一来拜谢张上仙,二来有些佛法疑难,想请教张上仙。”

徐经业微微皱眉:“大师是来挑战上仙?”

弘愿和尚道:“不敢。张上仙法力无边,凭一己之力,打下金、夏两国,贫僧岂敢狂妄挑战上仙?”

“贫僧是应卧龙寺之邀,准备去吐蕃传教。”

“出发之前,希望拜见张上仙,讨论一下佛法神通。”

徐经业道:“那请大师稍候,我去请示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