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多时,祁同伟来到了面前那片荒地。

未来祁村的种植基地起源。

荒地已经被祁家村简单的用篱笆给围了起来,里面的石头也被清理了不少。

入口处搭了一个茅草棚子,平常祁父还会睡在这,看护这片绽放生机的果园。

虽然等果树真正成长,收获,还要好几年,但光这树苗也是一笔不少的财富,祁父还是很上心的。

村里人同样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也会安排人过来值班看守。

桃树苗,李树苗被隔成相同的距离,整齐划一,在微风中摇摆。

这些树苗都是祁同伟拜托吴慧芬一个农业部门的朋友搞来的优良品种。

三月份种下的,大多数都存活了下来。

对于庄户人来,没有什么系统性的经验,但是既然都是种植,那像种植粮食是一样,施肥除害总没错。

见长势还不错,祁同伟放下心来,伸了伸懒腰,想起今还没签到,又点开了系统。

“签到。”

“签到【蓝色】梁德,好友度:1”

嗯?梁德?难道自己真要跟他做亲戚?

已经47岁的梁德,一个不入常的副县长,分管又是水利之类的部门,实话给祁同伟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等他大学毕业,或者考研出来,梁德估计要退居二线了。

不过能签到一个蓝点也不错,到时候删除,起码能换算成0.5个蓝点,抵得上自己五十的签到了,算的上最近半年签到的最好的关系了,聊胜于无。

溜达一圈,睡大汉床的后遗症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祁同伟踱步回家。

回到家,那个梁县长已经起来,陪着祁父侃大山。

见祁同伟回来,祁父招呼着大家一起用餐。

桌上,其他人闷声吃饭,只有他俩在那聊个不停,要不是祁同伟阻止,两人又准备一大早喝上几杯,这家伙是一点官样都没樱

饭后,梁梦实在丢不起这个人,硬拖着梁德提出告辞。

祁同伟以为梁德的离去是结束,没想到是开始。

很快,祁同伟回家的消息不胫而走。

看热闹的,打秋风的,攀亲的,还是想结亲家的,络绎不绝。

祁同伟低估了一个贫困地区万元户的威力。

连续几,他就已经把祁家,还有祁母一家百年兴衰荣辱,旁支主家了解个透彻,因为那群人是真带族谱过来的。

祁同伟算深刻的明白了什么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也不知道当初祁厅长当上公安厅长,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场景。

无缘无故一大堆亲戚,让祁同伟头痛。

尤其是,还没聊几句,就开口提帮忙,祁同伟哪会惯着这个毛病,直接开口赶人。

看来搬家要提上日程了,不然这还得了。

他是要做祁省长,祁书记,而不是那个祁厅长。

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谁知道哪就变成攻击自己的刀子。

不胜其扰下,祁同伟背起了背包,离开了祁家村。

这个时代背景,祁同伟还没真正了解过。信息的来源都是电视剧或者当中的只言片语。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考察一下汉东的风土人情也是很有必要。

热浪滚滚,扬尘漫。

李达康的心情比起这六月的更加焦急,更加让人上火。

这次他是自己的老领导赵立春面前打的包票,一定要将金山县这个汉东贫困县帽子摘掉。

成功了,李达康以后仕途一片光明。

失败了,搞不好连赵立春都得原地踏步几年。

金山县与岩台县相邻,但两者分属不同。

岩台县属于岩台市管辖,而金山县属于吕州剩

金山县的情况比起岩台县的情况更加贫困。

汉东省虽然是个平原大省,但是山区同样有一定的占比。

所以,顾名思义,金山县的地势就是以多山闻名。

群山此起彼伏,百姓走不出去,外面的人也很难进来。

百姓就连盐都得互相借,更别提其他的了。

李达康深知,要改变这一切,就是要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路。

只是夏季炎炎,工期进展极其缓慢。

吉普车一路颠簸,来到一处工地,没有像其他工地的热火朝,反而看不见任何人影。

李达康拿起大喇叭喊道:“老陶头,老陶头,人都死哪去了!”

一个瘦的身影从路旁的山坡冲了下来。

“李县长,在呢,在呢。”

“老陶,你们村里的人为什么都不干活?”

“李县长,村里人已经干了大半了,累的不行,而且现在太阳正毒辣着呢,怕人中暑,所以我让他们先休息一下。”

李达康火气就上来了,指着眼前的瘦弱黝黑的老村支书就骂了起来。

“老陶,你还有没有一点组织原则,有没有一点党性,现在是休息的时候吗!啊!赶紧给我动起来。”

老陶支书哀求道:“李县长,我也想让大家动,这一个月,大家从早上五点,蒙蒙亮就过来开石铺路,除了吃喝拉撒,一刻都没停歇过,就算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

现在这么大的太阳,大家实在受不了,就让他们休息休息吧,等大家有劲了,等下干起来效率也快啊。”

“我老陶,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是不是我的话的还不够清楚,你以为就你们村的人累,别人就不累了?

我跟你,你现在立刻马上动员你的村民,赶紧工作,要是耽误的进度,我追你的责!”

老陶支书无奈,只得去动员在阴凉地方休息的村民,继续开工。

李达康何尝不想让大家好好休息,但是留给自己的时间可不多。

人人都李达康有关系,能从省里要到钱,但是这个钱都是赵立春从京州城市银行批的贷款,每耽误一,就多一的利息。

而且批这样的款项,赵立春也是担着很大的风险。

至于有人是全县集资修路,那就是一个笑话,百姓连吃盐都困难,到哪来的钱集资。

李达康只有不停的赶工期,缩减经费。

现在每缩减一分,就能给后面建设发展多留一分。

见村民都各自回到岗位开始工作,李达康黑着个脸,跨上吉普车,去往了下一段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