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咋能这样呢?”林元芳拉着孩子呢,根本抢不过王秋禾:
“这是给蛋蛋吃的,又不是给你吃的。”
“都不准吃,晦气。”王秋禾一脚才在鱼头上,一打滑摔了下去,林海生叹了一口气把她拽起来:
“不就是几条鱼吗,敏敏也是好心给孩子吃,你干啥这么较劲呢。”
叹了一口气,林海生背着双手无力的进了屋。
“你们一个个的胳膊肘子往外拐,忘了元杰是怎么死的了吗?现在好了,彩霞带着咱们亲孙子走了,你们还护着那个贱货。”
王秋禾气的一屁股坐在门槛上。
林元芳早已经习惯,把蛋蛋安顿在板凳上,出门将那鱼捡起来:
“你要是不吃那我就都留给娃儿吃了。”
“吃吃吃,吃死你娘俩!”王秋禾气的跺脚。
“你骂的再难听也没用,嫂子又听不见,我也不想听,再了,我也听前几有一位城里的伙子家里来人了,直接上二嫂家提亲了,是开了好几辆轿车呢!”
林元芳心里感激刘敏这前任二嫂。
好歹她不计前嫌时刻都想着自己的孩子,反倒是自己的亲娘从来都没有疼过蛋蛋。
着,将那条大草鱼放在了水缸里,解开辆草拨弄了几下,发现还动弹呢。
用稻草编制的水缸盖子盖上,这样能防冻,到时候给蛋蛋吃新鲜的鱼:
“反正我是不信这鱼里有毒,你要是怕吃死了,正好,省着给我们娘俩吃,要二嫂,离了我二哥离了我们林家,她日子更好过。”
“你啥?你再一遍,那肚子里可是林家的种!”
王秋禾差点其吐血了,自己亲闺女都向着外人。
“妈,您之前不是,二嫂怀的不是二哥的孩子吗,怎么你还打算上门要人去?”
林元芳怕吓着蛋蛋,放好鱼把她村不离手的抱在怀里。
“我就不信,这带着林家的种还能有人要,我找她娘去!”
着王秋禾还真踩着雪地出门去了。
“找就找,反正也找不回来了!”林元芳打心眼里知道。
上月,那边的李茂华李村长修了桥,她赶集经常打那过,早就听嫂子根本不愁嫁。
去找了也好,让她这老太太好好清醒清醒。
抖着怀里的蛋蛋,元芳又去大坝了,看着热火朝围着的乡亲们又闹开了,她心情一下好了,挤进人群才发现,是一不留神捞上来一只王八。
很多孩子都围着草棚那块看呢。
皮六跟孩子王似的,硬是捏着两只比指甲盖大一点的王八吓唬孩子。
吓得几个孩子转头载入家长的怀里。
“妈妈,那个……”蛋蛋指着王八话了。
林元芳激动得差点哭了,抱着蛋蛋又亲又啃:
“嫂子,把这乌龟给蛋蛋玩吧。”
“嘿嘿!”刘敏捂着嘴笑了,揉了一下蛋蛋的脑袋,宠溺的道:
“好,给咱家蛋蛋玩。”
用稻草拴着俩乌龟给蛋蛋提溜在手里,乐的他拍巴掌。
刘敏痴痴地看着蛋蛋,有时候一不留神孩子就大了,她的大宝还在老冒叔拿帮着带。
现在母亲身子骨好了,刘敏等她醒了把她抱回去,也能给母亲解闷。
想到这里,刘敏眼角有些湿润。
她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可忽略了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也好,来得及,她现在退学之后就会在家里专心搞农业生产了。
“元芳,上户口了没有,总不能一直叫蛋蛋。”
林元芳:“上了,大名叫林宝珠。”
“宝珠?好名字,谁给取得?”蛋蛋,宝珠,这名字着实有学问啊。
“呃,张老师给取得!”林元芳有些不好意思,可能觉得以前确实做了对不住张启明的事儿。
“挺好,这个名字好,珠本就是贵重,再加个宝子,千金不换的珍贵!”
刘敏着,觉得上稀稀拉拉又飘了雪,催着林元芳赶紧回去吧。
到时候不心捞起来的那些河虾给蛋蛋留着。
这玩意儿也是超级补钙的。
林元芳满眼感激的看着嫂子,将宝宝抱起来下了大坝,回头道:
“嫂子,我妈上你家里去了。”
刘敏微微蹙眉:“上我家干啥?”
反正没好事儿。
“你没回来之前,我赶集路过王家寨,有人开车过来是找你娘家那边的,就是找你的,我就多嘴打听了一下,好像是来认门的,村里人都议论着要下聘礼!”
刘敏一听脑袋都疼了,该不会是李茂华吧。
可他刚当上村长,家里就算有钱也有点本事,那也买不起轿车啊,回去上学之前才新添了一台踏板摩停
“谁特么拿我取乐子呢!”刘敏嘀咕着,摆摆手,把自己的围巾拿了下来,给蛋蛋包上:
“快回去吧,下雪了,我待会儿回家看看去!”
元芳摸了摸那羊绒围巾,在村里很少有这样软绵绵又不扎脖子的毛线:
“嫂子,你这怀着身子,你带着吧,我把蛋蛋裹衣裳里!”
她还是把围巾还给了刘敏,一转身抱着孩子赶紧的回家去了。
她现在,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家带着蛋蛋,外头人的难听,她现在也不想听了,反正,孩子是她唯一的寄停
刚到家,就发现门口有一辆少见的摩托,还是以前在城里才见过的那种踏板摩停
城里人都叫这样式的摩托叫油虎牙子,或者是叫木兰。
加了油就能跑,比骑自行车跑的可快了,还不用蹬。
****
刘敏眼看着鱼塘拉渔网来回过了三遍,鱼就留在鱼塘里在养着。
“春梅,一共多少斤?”
“敏姐,咱们这次两个鱼塘收了两千两百九十六斤,的都放了,没算!”
“……”刘敏心里一暖:“不错。”
“附近的乡亲们买走了一些,总共加起来,嗯……有五百一十三斤……”
“好,春梅,你累着了!”
“不累,这太喜人了,刚才捞起来一条大的鲤鱼你是没看见,那背上的鱼鳞都红砸砸的,得有一米半那么长,得有这么粗呢。”
春梅高胸比划着:
“那条鱼,叫村南头老宋家给当场买走了,他家儿子得送大鲤鱼,是头年就结婚。”
乡下提亲要送鲤鱼,挂在车头上,条件不好的就挂在牛车上,大不了这鲤鱼一点没关系,但是必须得樱
这鲤鱼身上还得贴个喜字,就跟提亲用的大公鸡一样,脖子上得套个红布圈圈。
为了图个喜庆,那还得必须是雄赳赳的鲁花大公鸡才行呢。
刘敏乐的合不拢嘴。
可她又不是傻得,鲤鱼怎么会长这么大,毕竟时间上也不可能长那么大。
难道有谁往自家鱼塘里放养了大鲤鱼。
对于刘敏的经验来,那么大的一条,至少得二三十斤网上,没有两三年以上根本养不起来。
不像是草鱼,吃草的,相比之下肉质比较粗糙,半年也就成型了。
“嫂子,张恒来电话了,是家里闹上了。”
刘敏笑的牙床板子都还在发酸呢,突然一收回,差点把耳朵下边的挂钩给干脱臼了:
“闹啥了?张恒怎么不直接给我打电话?”
“嫂子,用的就是你的手机打过来的!”
刘敏这才摸了全身,你妈,起太早,忘带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