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升龙城的民间公主

齐绍的命令无异于承认溃败。

虽然齐绍极力控制队形,力求退而不乱,然而人力有时而穷。

溃败之中,又被黎利贼兵衔尾追杀,明军沿途抛下无数尸体。

等终于到达下游开阔之处,周围没什么密林了。

色已渐渐昏暗。

血腥而惨痛的一即将过去。

齐绍收拢残兵清点,一万五千明军,已经只剩七八千人。

董成浑浑噩噩,跟着齐绍狼狈而逃。

来到此处,齐绍立刻组织一部分人手就地构筑防御,严阵以待。

其余人手则抓紧摸黑砍伐竹林,重新制造竹筏。

黎利的追兵如饿狼般遥遥停在密林边缘,并没有上前强攻。

只是虎视眈眈盯着明军阵地,等着明军露出破绽,再寻机上前收割人头。

齐绍不再去管这些浑身上下扎满草木伪装的土人贼兵,只是死命催促扎竹筏的兵卒加快进度。

这些兵卒一路上过江、遭遇袭击、被沿途追杀,早已累得精疲力尽。

齐绍却是不敢让大军在南岸过夜。

今晚不赶紧逃回北岸,黎利绝对会趁夜袭击。

如今明军士气低靡,地形不熟,要是再被袭击,士气崩溃炸营都有可能。

到那时,剩下的七八千人,互相踩踏,恐怕没几个人能活着逃回北岸。

尽人事而听命。

能多救回一两千人也是好的。

幸好老垂怜,前半夜月朗星稀,四野依稀可见。

为了能活命,大明兵卒也是拼了。

升龙守卒和京营精锐齐上阵,拖着疲惫欲死的身躯,楞是在戌时末刻,赶出三百多张竹筏。

在齐绍的调遣下,剩下的兵卒齐齐跳上竹筏,奋起余力,拼命向对岸逃去。

最终,在黎利贼兵追到江边射出漫箭雨的送别下,齐绍又抛下两三千人尸沉入月江中,逃回北岸。

就连京营偏将董成,也在恍惚之中,被一箭射中后心,栽入江郑

此时,一万五千大明兵卒,仅剩下五千多人。

不到两千的升龙城守卒,三千多京营精锐。

战损近万!

加上渡江之时被撞散竹筏的五千人,明军损失接近一万五千。

尤其是京营精锐。

五万精锐从北京城跨越万里海疆而来,还未与黎利正面交锋,便只剩下三万多。

第二,当齐绍带着残兵回到北岸兵营,进入帅帐禀报完战况,满心等着王通褒扬之时。

没想到主座上的王通,脸倏然沉了下来:

“把齐绍盔甲卸了,锁入囚车,带回升龙城。”

“齐绍,一万京营精锐,五千升龙守卒,过江一战损失近万,你可知罪?!”

“本侯暂且留你一命,待禀明圣上,再做处置!”

齐绍眼睛怒瞪,双手一震将扑上来的王通亲兵甩开:

“我不服!”

“末将明明告知过大帅,黎利此贼狡诈阴险,擅长偷袭,渡江有大凶险。”

“是大帅一意孤行,才招致大败!”

王通冷冷一笑,目光从帅帐中众将脸上一一扫过:

“尔等都来,渡江过去的兵卒足有一万五千人,我大明兵卒战力远胜于黎利贼兵。”

“若是指挥得当,一万五千大明兵卒,未必就会输。”

“如此丧师辱国,董成已战死,齐绍是不是该承担战败之罪?”

帅帐中剩下的将领都出身于京营,亲疏有别,就算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也不会当场驳了王通的面子。

闻言齐齐点头。

王通冷笑挥手。

更多亲兵一拥而上,将齐绍压制住。

齐绍还待挣扎,王通冷哼道:

“齐绍,向陛下请罪,你还有活命机会。”

“若再无谓反抗,别怪本帅依军法将你当场斩了!”

齐绍闻言,浑身力气顿时散去。

颓然不动,任由亲兵们将他盔甲尽数剥去,失魂落魄被押出帅帐。

王通此举,正是他急智之下想到的补救方法。

明军初战惨败,损失巨大,需要有人来承担罪责。

不拿齐绍定罪,难道让自己顶上去吗?

人不为己,诛地灭!

王通定了定心神,冷然下令:

“拔营回师升龙城休整!”

“待与黔国公的平叛援军汇合,再南下征伐叛贼黎利!”

王通的首次出兵虎头蛇尾。

兴冲冲而来,不过才四五日,又带兵返回升龙城郑

只是损兵折将无数,回来的兵卒一个个垂头丧气,士气低落。

是等着跟沐晟的滇兵汇合,其实恐怕早失了杀敌之心。

可一进入升龙城,王通顿时愣住了。

与自己的垂头丧气相反。

升龙城中,街道边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一点没有刚打了败仗的颓丧,反而一副有大喜事的样子。

王通大奇。

把守卫城门的兵卒叫到马前,抬鞭指了指街道,不解问道:

“城中有什么大喜事吗?”

自己刚打了败仗,战报已经让快马提前送入升龙城郑

按理来,升龙城此时应该满是愁云惨雾才是。

怎么不管军民官吏,都对战败浑不在意?

只见守门兵卒笑嘻嘻回道:

“确实有大喜事!”

“石同知顺利寻到藏在民间的旧陈朝后裔,陈顺宗陈颙的孙女,陈春娥。”

“如今,已奉皇帝陛下旨意,封陈春娥为安南南平公主,并册封其为贤妃。”

“只待安南贼患平定,迎贤妃回京城与皇帝陛下完婚。”

“安南能出贤妃之选,是安南之幸,也是皇帝陛下仁慈,心怀安南子民的恩体现。”

王通更加莫名其妙:

“旧陈朝陈氏后裔,不是在黎季犁篡位之时,尽数被屠戮殆尽了吗?”

“怎么还有陈氏后裔留下?”

守门兵卒笑得更欢:

“此事来话长,也是得亏石同知心细如发,才能找到。”

“陈顺宗从继位之时,就深悉黎季犁的狼子野心。”

“只是朝堂大权都落在黎季犁手中,无力反抗。”

“因此,为了给陈氏留下一丝血脉,被黎季犁胁迫迁都清化之时,陈顺宗就将刚怀孕的宫女偷偷送出宫去。”

“此后,这位宫女给陈顺宗生下庶长子陈井,留在升龙市井间长大。”

“陈春娥,即是陈井之女。”

守门兵卒笑嘻嘻打了下自己嘴巴:

“罪过罪过,瞧我这张嘴,以后不可直呼名字了,要称呼南平公主或者贤妃。”

王通心头半信半疑。

如今兵事紧急,却也顾不上理会这些八卦。

急匆匆赶去由旧陈朝宫室改成的升龙府衙。

府衙外头鲜红灯笼高挂,看得王通刺眼不已。

一路进到大堂,正要到首座上坐下喘口气,却见自己五军营的部下,指挥同知石亨,正大马金刀端坐其上。

兵事不顺,石亨又来触霉头。

王通的怒火顿时噌地上来了:

“石同知,这座位,也是你能坐的吗?”

只见石亨恍若未闻,并没有诚惶诚恐马上站起来。

而是伸手一指,笑呵呵道:

“给本将拿下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