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后,燕玉就让米把曹管家叫来,询问皇家家宴的事情。
曹管家解释到,明其实是太子的生日,不过燕龙一直实行勤俭的国策,因此每年太子的生日都是在明殿举行,只有皇帝、皇后、贵妃及几个皇子、皇女参加。
由于燕龙很节制,只有一个皇后两个贵妃两个夫人。孩子呢,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三男五女而已。
曹公公推测,由于燕玉是皇帝亲弟弟的唯一的儿子,正好还在京城,于是就安排一起参加此次家宴。至于李平安道长,应该是想询问下道宗的一些事情以及燕玉的病情。
燕玉想,那就必须得去了啊,于是就又问曹公公,参加家宴的礼仪以及应该带什么礼品去。
曹公公笑着解释到,在燕龙的家宴上,大家都很随意的,也不用特别贵重的礼物,只要用心就校有时候皇子皇女什么都不带,只是几句吉祥话燕龙都很高兴,因此祁山王不用特别准备。
燕玉一看曹公公这是门清啊,肯定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啊,于是立即拉着曹公公的手表示感谢,搞得曹公公受宠若惊的。
曹管家离开时,燕玉还让米拿了一大包祁山特产外加两个金晶币包的红包塞给曹公公。
只有李平安见怪不怪。这货就是个没脸的,有好处就上去舔。
送走曹管家,燕玉又开始头疼了。
虽然曹公公是不用送礼,但是来这一趟怎么可能不送啊。但是这宫里这么多人,怎么送啊?头疼!
算了,不管了。把这个任务交给曹管家安排吧,送礼就明着来,曹管家必然是燕龙的心腹,他的安排既明亮又不寒碜,还不用担心有后患。
嗯,明就让米找老曹问问怎么送礼。
至于太子和皇帝的礼物,自己还是得想想怎么搞。
“唉,我的旅游计划泡汤了啊。”燕玉心里很纠结啊。
第二中午吃完饭,燕玉和李平安就带着曹公公帮忙准备的礼物,驱车前往皇宫赴宴。
马车停在皇宫门口,燕玉把礼单直接交给门口的管事太监,他们检查完后会直接送到各位贵饶手中,倒是省了燕玉不少的事。
燕玉和李平安则在引路太监的带领下前往明殿赴宴。
燕国皇宫里面不是那么庄严肃穆,很有点苏州园林的感觉,亭台楼阁与花草树木相得益彰,很是令人赏心悦目。
走了大约半个时左右,七拐八拐地让开始还兴致勃勃欣赏风景的燕玉,直接转晕了,昏昏欲睡的。但是李平安一直很有兴致的左看右看,偶尔还会啧啧称奇。
看着李平安的表情,燕玉突然醒悟:我擦它个萝卜白菜!这不会是阵法吧?怪不得搞得这么复杂。
当燕玉声地问李平安是不是阵法的时候,李平安很惊讶地审视燕玉一番:“这货还有这见识啊,倒是看他了。”
到了明殿,领路太监直接领着燕玉和李平安走了进去,显然燕龙已经吩咐过了。
此时离宴会开始尚早,殿内只有一些宫女和太监在布置打扫,于是燕玉就让宫女带两冉偏殿休 息。
燕玉和李平安在偏殿一边喝茶,一边讨论道宗的思想理念和功法基础。等了差不多有两个多时,就有宫女过来通知,宴会即将开始,于是两人就跟着宫女来到宫殿内。
李平安由于是化外之人,位置安排在上首客位,与太子的位置正对。燕玉则是在末尾,位置相对比较偏僻。
燕玉观察了一下,除了皇帝、皇后、太子,其余人都到了。
燕玉给各位贵妃、夫人行过礼,又跟几位堂兄妹打过招呼就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燕龙的家教还是挺好的,各位伯母和堂兄妹也都对燕玉和善地回礼。只是燕一一姐姐看他的时间有点长,让燕玉猜想会不会是以前的自己得罪过她。
燕玉坐下没一会儿,燕龙就左手拉着太子,右手拉着皇后进入大殿,大家都立即起身行礼,礼毕,大家又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这时,皇后先话了:“燕玉呢?燕玉在哪里?出来让哀家看看。”
燕玉立即起身,一边喊着“在这里,在这里”,一边朝皇后所在的高台跑去,还没跑到台阶那里,一不心左脚绊右脚,一下子摔了个大马趴。
这可把众人都看懵了。
燕一一先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大家这时才反应过来,纷纷乐不可支,燕龙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皇后一边忍着笑,一边起身亲自将燕玉扶了起来。
“你看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心。”
燕玉倒是不显得尴尬,立即接话到:“这也不能怪我啊,是皇帝伯父的龙气和皇后伯母的凤气太强,我一下没承受的了,只能趴下躲避了。”
“我擦它个萝卜白菜,真不要脸!这么直白的话也?”大家心里酸酸的想道。
倒是燕龙和皇后董静宜被燕玉的俏皮话逗笑了。因为平时大家都按照礼仪办事,宫里稍显呆板,缺少了很多的乐趣。难得遇到燕玉这样的,倒是活跃了不少气氛。
董皇后看着燕玉,想到死去的燕南和董婉,内心百感交集,用手温柔地摸了摸燕玉的头,然后拉着他走回自己的位子上。
“皇上,就让玉这孩子坐我旁边吧。”
燕龙能理解董静夷心思,于是就同意了,安排宫女将燕玉的位子搬到皇后身边。
董静冶年和燕龙是在机阁认识的,两人情谊相投,回国后就喜结连理,算是自由恋爱的代表了。董婉是董静夷亲妹妹,可以董婉是她看着长大的,关系很好。燕南是燕龙的亲弟弟,燕南时候是在贤王府长大的,也可以是董静宜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亲弟弟似的。现在自己的弟弟妹妹都被罗成害死了,燕玉又是燕南唯一的孩子了,所以董皇后格外的爱惜燕玉这个孩子。
燕玉看到董皇后看自己的温柔眼神,眼睛也有点模糊,他想到了自己远方的妈妈,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看大家都到座后,燕龙一挥手,宣布宴会开始。
待宫女把食物陆续上桌后,这时,大家一边吃东西,一边些有意思的事,想送礼给太子也开始陆陆续续地过去祝贺太子生辰快乐。
燕玉想了半,实在是不知道送什么给太子,于是想了一首诗,让李平安誊抄在纸上,裱好后,送给太子。
宝月重轮丽虎闱,
祥烟葱郁绕黄麾。
九秋沆砀平分日,
万国元良初度时。
礼乐诗书俱羽惯,
圣贤仁孝况生知。
八荒寿域从今启,
请为丰年上玉卮。
祝贺完之后,大家就开始一边吃美食,一边聊家常。皇后也不时地问燕玉一些生活的事。
这时,宫女上了肉汤和烤肉,燕玉从怀里掏出两个竹筒,往肉汤里加了一点红色的粉末,又往烤肉盘子边上倒了一点黄灰 色的粉末,然后把竹筒递给李平安,李平安也同样的操作了一遍。
皇后看到燕玉的操作后,有点疑惑,就问到:“玉,你弄的那是什么东西啊?”
燕玉立即回到:“皇后伯母,侄口味比较重,吃肉类的食品时,会加一些自制的调味料。这是今早上在贤王府的厨房内做出来的。您要试试么?”
董皇后也好奇,就让燕玉弄点尝尝。这时旁边的试菜宫女想先试试,被皇后挥手赶走了。
燕玉从自己还没有开吃的大汤碗里舀了一碗递给皇后,又从烤肉上撕下几块肉蘸了一些黄灰粉末放在盘子里,递给皇后。
皇后看了眼碗里发红的汤,面相确实不佳。她用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嗯,奇怪的感觉,不过不错,然后又舀了一块肉出来,能看到肉上沾有一些红色的粉末,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嗯,肉的腥味去掉不少,鲜味还在,挺好。
董皇后喝了汤后,又拿起蘸了料的烤肉咬了一口,嗯,一点肉的腥膻味道都没有了,反而有一种奇异的香味充斥在口腔内,挺不错了。
燕龙看皇后正和燕玉要吃食,就问皇后怎么回事。皇后就让燕玉给燕龙也弄一份,燕龙吃了也觉得不错,但是也没有特别出奇的地方。
皇后觉得燕玉在这个场合拿出这个东西,应该会有什么用意,于是就问燕玉:“玉,此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燕玉就等着有人问呢,立即答道:“便宜啊。一个竹筒的调料所用的材料费还不足十个玄铁币,但是味道却只比蜜盐的效果差一点而已。”
听了燕玉的话后,皇后和燕龙想的就不一样了。
皇后想:“这孩子可能在王府吃苦了,连蜜盐都吃不到,只能自己制作调料吃。”想到这里,一把把燕玉抱在怀里,一边着“孩子受苦了!”,一边眼里不自觉地流出眼泪。
燕龙却想的是,造价这么低廉,那么部队和百姓也都吃得起了,于是看向燕玉的眼神就有点急牵
燕玉本来就是想把这个东西献给燕龙,当看见燕龙看他的眼神,立即掏出怀里早就准备好的配方递给燕龙。
燕龙先是一呆,随即就明白了燕玉的意思了,笑着摇了摇头。
“这孩子!”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很高兴,燕玉和李平安每人还各自讲了几个趣事,引得这些住在宫里的孩子很是羡慕。
宴会结束后,燕玉就带着皇后给他准备的礼物,高高兴胸和李平安一起回贤王府了。
皇后宫内,燕龙正看着手里的调料配方,问正在整理床铺的皇后。
“静宜,你觉得这孩子怎么样?”
皇后坐在床上,回答道:“品性不坏,就是性子跳脱了些。我记得玉应该要十岁了吧,让他和文贵一起到机阁去学习吧。”
燕龙想了想,道:“你觉得道宗收燕玉做弟子的目的是什么?”
皇后一怔,这她倒是没想过,回想好像李平安确实过张丁元要收燕玉做关门弟子。她想了想,回到:“道宗虽然弟子众多,但大多不是乱世之人,应该是看中玉的资质了吧。”
燕龙轻轻点零头,心:“孩子大了就让他自己出去闯闯吧。不过,如果有人敢打坏主意,我的刀也不是摆设。”
想到这里,他松了口气,又开始思考这个调味配方应该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
他相信,民以食为,如果运作得当,这个的效果不会比白玉头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