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现在还在挖矿么?”

“应该还在。”

郑邦国也不敢肯定,已经有几年没看见他了。

“快,快来人去给我把他请来!”

萧龙急切的想见到此人。

郑邦国转身去吩咐了。

“王爷,你是打算治理川州水患了么?”

梦瑶端着一碗粥给萧龙送过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所以出言问道。

萧龙喝了一口粥点点头。

“对啊,川州南边那么多肥沃的土地,一直荒废着多可惜,要是马上动工治理,不定今年还能播种一季。”

川州的洪水夏才会爆发,马上要开春了,如果进展顺利,完全有可能在洪水到来前治理好。

“是啊,我们来的时候就看到过,要是那一大片土全都能耕种上,那要收好多好多粮食呢。”

梦瑶对南边的土地有些印象,当初还和兰儿讨论过。

萧龙点点头喝着粥。

“对了,王爷,过些时日是我娘亲寿诞,我想让狗儿回一趟京城,你有没有书信需要带给贵妃娘娘,可以让狗儿一同带去。”

被梦瑶提起叶贵妃,萧龙一想起才来这个世界的那一,心中有几分酸楚。

前世他没感受过母爱的温暖,这一世虽然短暂的在叶贵妃那里感受到了一些,加上原主的记忆,觉得出来这么久了,还是写一封书信比较好。

俗话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封书信可以让叶贵妃在深宫里少一分思念。

“好,你稍等,我马上写一封。”

梦瑶点点头,给他研墨,萧龙奋笔疾书,简简单单一封书信写好了。

字不多,但总归是比没有好。

“狗儿,那就麻烦你了,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

等他写完狗儿已经在一旁等候了,萧龙直接交到了他的手上。

“王爷哪里话,这只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完狗儿给萧龙和梦瑶躬身行礼后告辞。

可他出了衙门并没有直接从南门出发,而是直接往北门走去。

晃晃悠悠到了炼铁窑,这里是川州的兵工厂,不少工人正忙活着。

狗儿经常在这里帮忙,大家都对他比较熟悉,也没在意。

狗儿摸到存放手雷的仓库,趁四下无人,他偷偷的拿了两颗手雷迅速的塞进裤裆里。

出了炼铁窑,他从北门而出,出了很远才从裤裆里把两颗手雷掏出来放进包裹内。

看着两颗手雷,狗儿脸上挂着笑意纵马而去。

很快,前去铁矿厂寻找孙陵的人回到了衙门。

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比乞丐还脏乱的老者,蓬乱的头发板结成一块一块的。

身上的粗布衣破烂不堪,比乞丐有过之而不及。

“罪人孙陵,见过楚王!”

孙陵身体瘦骨嶙峋,完颤颤巍巍的要给萧龙下跪。

“孙老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萧龙这个王爷可以最不在乎这些俗礼,特别是年纪大的老者给他下跪会给他一种负罪福

“孙老,这边请坐。”

他把孙陵搀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王爷,您叫我孙陵就好。”

“是啊,王爷,孙大人比我还要年轻好几岁呢。”

郑邦国也在一旁帮忙解释。

这孙陵看起来显得很老态,这是在铁矿这些年劳累所致。

“孙大人,这些年苦了你了,是朝廷对不起你,我替朝廷给你道歉了。”

完,萧龙起身对着孙陵躬身一拜。

“王爷言重,只怪我当年急功心切,没有防备人,怪不得别人。”

孙陵起身回礼,被萧龙又扶着坐下后摇着头叹息道。

“孙大人,如今王爷想再度治理川州水患,想请你帮忙,你可否愿意出山相助。”

郑邦国也是开门见山直接出了请他来的原由。

“是,孙大人放心,就算你不愿帮我,我也不会再让你回铁矿做工,以后川州衙门给你养老,负责你的生活。”

萧龙赶紧补充了几句,看着孙陵这孱弱的身子骨,萧龙有些心疼。

“既然王爷看得起我,我定帮王爷出一份力,哪怕是搬一块石头,挑一筐土都愿意。”

萧龙到川州之后的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大山里的铁矿厂也不例外。

孙陵知道萧龙是什么样的人,自然愿意出力。

“好,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川州的水利部的部长。”

萧龙很高兴,他知道孙陵是有本事的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什么,部长?”

孙陵一脸茫然,不知道这个部长是干什么的。

郑邦国赶紧给他解释了一番,孙陵才理解其含义。

他还要感谢萧龙,要给他磕头,被萧龙阻止了。

“孙部长,我这里有一份治理水患的设计图,还麻烦您帮忙看看,看有什么问题或纰漏。”

他把那张画着川州河道的图纸交给了孙陵。

孙陵打开琢磨了一会儿,一时摇头,一时又点点头。

萧龙和郑邦国在一旁耐心等待,都不敢出声,怕打扰到孙陵的思考。

“妙啊,妙啊,这个水渠设计的真是妙!”

孙陵看了很久,越看越兴奋,嘴里忍不住出了声。

“不行,从这里根本穿不过这座山,不行,不校”

忽然孙陵又愁眉苦脸,摇着头自言自语。

这份水利图上是萧龙这些让铁牛带他在上观察,或者降落到地上实地测量后设计的一份水利工程图。

川州靠近河道的地方水患严重,每到夏季就被洪水淹没。

而远离河道的一大片地势较高的地方却常年干旱,这就是典型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于是萧龙观察测量了许久,设计了一条人工河,把上游的地河里的水引到干旱的地方,这样就解决了干旱地的缺水的问题。

有了足够的水灌溉,那么这一大片地就变成了良田。

这条人工河不但可以发挥灌溉的作用,到了夏季还可以把地河泛滥的水引入河。

这样一来就又解决镣洼地方的水患问题。

这就是孙陵看懂之后为什么妙的原因。

而他不行的地方,自然是这河道要穿过一座大山,并且这座大山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孙大人,哪里不行?”

萧龙凑上前声问道。

“王爷,你看这里,这石鼓山刚好卡在中间,绕又绕不开,如果凿洞引水,这工程太大,没个十年八年是根本凿不通,就算凿通了,洞口太又起不到防洪的效果。”

对于孙陵的意见,萧龙听明白了,就是这石鼓山隧道的问题。

其实萧龙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发现,可在他眼里这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