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头儿迫于姜姑姑平时的武力值,加上刚才他们几个确实斗蛐蛐玩儿,没干正事,多少有点理亏。
此时屁都不敢放一个,老老实实地贴墙根站着,等着看姜姑姑要怎么处罚他们。
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他们几个的顶头上司就是姜姑姑呢。
姜婵娟在后头看着几个老头吃瘪,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头儿们悄悄瞪她一眼,这死孩子幸灾乐祸地样子,可真他娘的让人讨厌。
姜芍药更是不知死活地跟姜婵娟挤眉弄眼,示意她赶紧过去把门给关上。
不然都这么大岁数了,让外头的辈们瞧见他们几个老头儿,跟孩子犯错误一样,贴墙根怂哒哒、老老实实地立着。
还被姜姑姑怼着脸骂,尤其自己还挨了一顿二踢脚,多少有点不自在,忒丢人。
早知道他们几个应该找个面具戴上,这样姜姑姑即便对他们连打带骂的,至少外头不知道里头被打的都有谁。
姜姑姑也看到姜芍药在那儿挤眉弄眼地,眼珠子一瞪,嗷唠一嗓子:
“不想要你那对狗眼珠子了,就早点知会我一声,我好替你挖出来,给孩子们当个球踢!”
姜芍药吓得一激灵,赶紧贴墙根站好,耸头耸脑地,半点不敢动弹了。
也不是姜芍药怂,而是任谁从到大,都被姜姑姑这么一路打过来,习惯成自然,心理上也得怕啊。
他们这一帮进议事堂的,大差不差都是留谷里头的同一批孩子。
姜姑姑虽然是个女娃子,可架不住这是个彪悍的,像虎崽子一样,武力超群,打就是他们这一群孩子们的老大。
谁敢不服,就用拳头伺候,直接打服喽。
该姜姑姑不愧是剑侠的后人,这武力值那真是杠杠的,男孩子都打不过她。
只能被她打。
姜芍药更是被姜姑姑从打到大。
因为啥呢,因为姜芍药这货,总是爱出坏点子。别人一般打不过姜姑姑,或者加入,或者远远地避开得了。
惹不起还躲得起吧。
姜芍药这货就不,非得往上凑。
没事也得找点啥事,让姜姑姑发飙揍他一顿。
揍一顿也就消停几,没多大会儿又开始琢磨咋再作个妖,就又凑合到姜姑姑身边去使坏招儿去了。
跟那蟑螂一样,打不死的强。
过去东北话,姜芍药这行为就叫撩希
姜姑姑也气啊,都是族人,又不能一下子打死他。
但是瞅他这一,欠欠的跟个跳蚤一样,上蹿下跳的贱皮子样儿,不揍他拳头都痒痒。
于是,揍吧。
反正族里对孩子们打架斗殴,根本就不管,弱肉强食,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就打吧。
时候在族里打架打惯了,甭管输赢,至少出外头闯荡的时候,不至于一看打架,就吓得尿裤子。
其实姜姑姑和姜芍药,他俩虽然出了五服了,但真要是细论起来,姜姑姑还得管姜芍药喊声叔叔。
可姜芍药这样,真的让人喊不出来呀,这就根本没个当人家叔叔的样子。
姜芍药总挑衅,就总挨揍,到最后整得连他爹娘都受不了了。
总见自己家这崽子鼻青脸肿的回来,心里头真是不落忍。
常常劝他,没事多学点本事不好么,再不然,斗个蛐蛐它不香么。
干嘛非得这么执着总撩姜姑姑去,让人家姑娘几揍一顿,这是有挨揍的瘾,还是咋地。
姜芍药不听不听我不听,我非得去撩希
他爹娘······
行吧,崽子越挨揍,指不定会越结实。反正姜姑姑那孩子,多少还是有分寸的,不会真的打死他。
姜芍药的爹娘也是没法子,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本来还想着姜芍药是不是喜欢姜姑姑,所以挨揍也要硬往上凑。
这可不行啊,虽然俩家是出了五服了,可都在留谷里头住着,同姓不婚呢。
结果提心吊胆地看了好多年,还真就不是。
所以姜芍药的爹娘也很是抓狂,到底自己家崽子这是出于啥心理,这么执着的呦。
最后也只能归结为,这约莫是对于强者的崇拜吧。
是不是的,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不然能咋办呦。
孩子要是傻也行,还能找个理由安慰自己,谁让孩子傻呢。
可这孩子猴奸猴奸的,一转眼珠子就一个坏主意,你硬孩子傻,旁人也没人信呢。
姜芍药的爹娘最后也放弃了,不管了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自己个作妖去吧。
估计这孩子是刚出生的时候,让羊水给呛神经了,时傻时奸的,就这么地吧。
等姜芍药长大以后,就琢磨着,自己武力值不行,那就武器凑吧。
最后从家里拿零本钱,颠颠地就跑去外头,做了个军火贩子。
还真就别,他这一副欠欠的贱皮子样,还真就把军火生意给做起来了。
估计跟他打就总被留谷强者姜姑姑揍,可能总结出了啥跟强者相处的经验,知道投其所好。
最主要也是这货整没皮没脸的,没个正形。
根本就不存在畏惧强者那一,再强还有姜姑姑强么。
他可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知道往姜姑姑身上抹鼻涕,就挨姜姑姑揍了呦。
所以道做军火生意的时候,遇到再厉害的人,他都不带怕的。
他想打动饶花招多了去了,这可都是跟姜姑姑斗智斗勇磨练出来的。
所以,姜芍药挨的揍,就没有一次是白挨的,都是经验呢。
后来他一听姜姑姑回了留谷,当起了护法大人。
贱皮子劲儿又犯了。
加上他年纪也大了,多少有点思乡怀旧。
就把家业都交给了儿孙辈,自己颠颠地跑留谷,硬凑进了议事堂,做了三堂的一个长老,参与三不留派的一些决策问题。
其实姜芍药也是极有本事的一个老头儿,没本事也不可能把军火生意做那么大。
虽然有家族的钱财帮衬,可军火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从无到有,再到做大做强,都是他一个人张罗,没本事早被人吃干抹净了。
反正姜芍药这货大毛病没有,毛病不断。
老了老了,更不爱走寻常路,经常想些个坏点子,带着几个老头儿吃喝玩乐。
姜婵娟在旁边看几个老头儿这怂样,“噗嗤”一声,忍不住就笑了。
真让外边的辈们,眼瞅着几个老头儿受罚,还真不咋好看。
就过去把门一关。
外头那些瞧热闹的族人们一看,里头这是不让看呢。
怕姜姑姑出来骂人,赶紧一哄而散,都跑了。
姜姑姑低头和颜悦色地摸摸仙姑的脑袋瓜:
“好孩子别怕,这几个老东西,是三不打上房揭瓦,你看着姑姑怎么教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