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安听得一脸骄傲,他姑姑就是这样一个好的人。

当下学的时候,夫子选了五个学子,让他们跟着平安回去。

抄书的事情听叶清的安排,一定不能损坏了原书。

叶清看见来的几人,都是村里的孩子。

“快进来,这是刚摘的水果,你们随便吃。”叶清热情的招呼着。

“姑姑,我们来抄书的,山长让我们谢谢你。”这是领头的孩子,是个能会道的。

“不用谢,书本大家看了,才算是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叶清看他们有些拘束,让平安招待他们,她起身去屋子里拿书。

叶清先拿了五本出来,“你们一人一本,可以带回家抄,抄完再还回来,我给你们换新的。”

叶清一人给他们塞了一本,又一人给了个洗好的梨。

“我想请你们帮个忙,我想要两份手抄书,你们私塾要的,我不管,我要的那两份,每本一百文钱。”

几个孩子的眼睛亮了,“姑姑,你什么时候要。”

“一个月之内给我就行,一本书要从头到尾是一个饶字迹,你们找人抄或者自己抄,我都不管,我只管付钱。”

叶清完自己的想法,又拿了一些纸过来。

这是她在府城买回来的纸,比普通的纸厚一点,保存的时间也更长。

“姑姑放心,我们肯定尽快给你送过来。”

一百文对几个孩子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这几本书都不厚,几个晚上就能抄完一本。

等叶清把人都送走,平安的嘴上都快挂上了油壶。

“怎么了,这么不高兴。”

“姑姑一本书一百文钱有点贵,这种在外面找人干,五十文就够了,我们还提供纸。”

“你替姑姑心疼钱呢,姑姑不放心方面的人干。再姑姑也不差这点钱,他们辛苦一场,算是给他们一点润笔费。”

平安还是不高兴,“你可以等我长大了,我帮你抄书。”

叶清爱极了平安的这副样子,“平安要想抄书,还是要在练练字,姑姑喜欢好看的字。”

平安服气了,他最不喜欢的是练字。每完成夫子布置的课业,坚决不会多写一个字。

平安脸皱成一团,好像在做着艰难的决定。

平安确实也在和自己做斗争,以后姑姑肯定会买很多书,他的字不好看,姑姑不会用他抄书。

这要给出去多少钱,平安每逼着自己多练两页的字,家里人看着很欣慰。

叶清为了激励平安,每次给钱的时候,都是当着他的面给。

平安还真吃这一招,练字读书越来越努力。

叶清看着手里的十本书,原书她收回书房放着。

新抄录的两份,一份放在书房里,大家都可以来看。

另一份叶清拿到码头上,她在布坊的一角,布置了个书架,把这几本书放在上面。

铺子已经收拾好了,叶清没有着急开业,她在附近搜罗各种雅致的东西,摆在铺子里。

布坊那边已经渐入佳境,大家织布很熟练了,村里第一批蚕也养好了。

叶远开始忙了起来,忙着收蚕茧,还要招人来处理蚕茧。

姜峻的棉布也研究了出来,已经能稳定的织出来。

叶清看了姜峻他们织的棉布,摸着很柔软,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很贴身。

叶清给了姜峻十两银子,这算是一个创新。

姜峻组里的每一个人,叶清也给了二两银子奖励。

现在作坊里的人干的热火朝,每都是动力满满。

叶清又拿出一个铺子,专门用来交换书。

她又请了位书生,每守在店里。现在店里没什么活那个书生可以边赚钱边准备科考。

店里现在只有几本书,叶清定的规矩是,可以和店里已有的书互相交换抄本。

也可以直接给店里一本抄本,如果自己不想抄,可以让书店管事的抄一份,可以拿到一张九折券。

在叶清的所有铺子里,都可以在谈好的价格基础上,有一百斤可以九折购买。

不要觉得一百斤少,现在铺子里只有几本书,他们随便找几本书过来,让掌柜的抄一下,就能拿到几百斤的名额。

叶清没有限制数量,前期可能吃点亏,因为基本上都能拿到九折券。

等到后期就没这么容易,铺子里有的书,不会再发九折券。

这个店铺一开,几家作坊都得到了通知。

有老客户来买东西,都会被告知这一条。

那些城里的铺子,家里都有读书人,不放心把原本拿过来,还可以让下人抄了送过来。

城里的酒楼最先得到消息,他们用酒多,第一时间就把家里的书送过来,先把名额占了。

九折券两年的期限,半年他们估计就能全部用掉。

他们每都能卖几百斤的酒,粉条作坊来的人也多,他们很多都是外地人来进货。

手里也有几本书打发时间,拿到九折券,进一次货能省几百文。

叶清最喜欢外地来的客户,他们手里的书,本地很少有,这种书是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

有些去京城考试的学子,路过码头想买酒,又囊中羞涩,就会选一两本书过来,省点银子。

叶清经常过来查看,遇到适合五哥他们科举的,就会找人在抄几份,私塾和几个哥哥那边,都送一送。

有些讲故事的书,叶清会选一些有意思的,晚上纳凉的时候,读给村里人听。

大家现在养成了习惯,吃过饭都去议事厅门口的广场坐一坐。

这边通风凉快,还有叶清给大家讲故事。

叶清没故事的时候,大家就会分享自己听到的奇闻轶事。

村里人每晚上都会坐一两个时辰,这个时候也凉了,屋子里的热气少了很多,回去直接睡觉,也能睡的着。

孩子更喜欢跟着大人去广场上玩,家里人会给他们带个凉席,和朋友玩累了,躺在凉席上。

家里的长辈给扇着扇子,看着上的流星,听着各种有意思的故事。

有时候玩累了,听一会就睡着了。等大家散开的时候,也不会喊醒他们,直接抱回家。

等第二醒来,就是在自家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