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着足够的食材,人和宠物都饱餐一顿,吃了个肚儿圆。

闻着香味过来的难民,却越来越多。

碍于黑崽的威力,没人敢靠近,只能远远地围观。

‘咕咚~’咽口水声不绝于耳。

最后一滴鱼汤倒出时,难民的视线都落没吃完的盆盆菜上。

“哥,那个菜怎么卖。

不贵的话,给俺来一颗。”难民甲受不了诱惑地道。

“对对对,咱们也买上一颗。”

“半颗也成。”

难民不断降低自己的要求, 实在是太久没吃过绿叶菜。

肚子里难受得不校

若是能找到一根野菜,没人愿意掏钱买。

在他们看来,绿叶菜虽难得,总不会贵得离谱。

白菜最贵的时候,才两三文钱一颗。

十几文,他们还是给得起的。

林姝举起两根手指,嘴微张。

“一斤二十两银子。”

“啥,二十两银子,咋不去抢!”

“买不起就别充脸大,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钱多多捧着肚子,气呼呼地道。

“知道什么是盆盆菜吗?

去年冬季,盆盆菜卖二两银子一斤,你们见过吗!”

“啥,去年卖二两银子一斤,我咋没听过呢!”难民甲掏掏耳朵,不相信地道。

“不信并不代表没有,只能那是你见识少。”

毒嘴多多越越来劲儿,插着纤纤细腰将在场的难民怼个遍。

最终,掏不出银子的难民,愤愤离去。

河边发现绿叶材消息,却不胫而走。

一盏茶后,难民将河边洗劫一空。

积雪覆盖的盆盆菜根,被连根拔起。

林姝当初扔下的黄叶子,在难民的哄抢潮下几次易主。

有些难民一抢到手,啥也不关往嘴里塞。

难民扑上前掐脖子、掏嘴巴,抢到就往嘴里塞。

有人高兴,有人怨恨。

林姝见盆盆菜被难民连根拔起,心里那个气哟。

她的一片好意真是喂了狗了。

...

“我买一颗。”

手里不缺银钱的难民,大声喊着。

“我也来一颗,银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留在身上最终落个众叛亲离,有啥意思。”老妇肉痛地道。

眼馋的难民,纷纷与人合伙购买,十几颗盆盆菜转瞬卖空。

共得银钱一百五十两,两床旧被子、三套旧棉衣、一把捕、半袋玉米面、半袋黑面。

吴春桃三人欢喜得忘乎所以,穿着旧棉衣又蹦又跳。

这些东西,是他们最缺的。

想买都买不到的那种,别他们还没有银钱。

三个家伙对此感激不已,不断地给兄弟俩谢谢。

自认家中钱多得无处用的钱多多,拍着胸脯保证道。

“大哥哥,我以十倍奉还,给我写欠条一张。”

“行,逾期三月翻倍。”

林宏义与之击掌,生效。

钱多多现在的口头支票开得有多爽快,后面就有多悲伤。

可惜的是,他看不到将来的事儿。

“兄弟,你能帮我做一个爬犁吗?

我只有十两银子,你看……”

很久没吃过饱饭的郑英良,吃饱后心思又活泛起来。

“十两银子,有点儿少了。”

林宏义摸着胡子拉碴的下巴,故作老成地道。

“看在你一片尊师重德的份上,给六两银子就行了。”

“多谢兄弟,有爬犁坐,夫子就不会那么累了。”郑英良感激地道。

【他却更有精神折腾了,养着这么一个不清醒的老头儿有何用。】

林姝看两人一眼,只能好人有好报。

让她来,绝对做不到这一点儿。

各人有各饶命吧!

郑英良拉着爬犁一步一步地向前,留下一串深深的足印。

靠坐在爬犁上的老头儿,身上盖着床旧被子,乐呵呵地玩雪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知世事的老头儿,吟唱着诗歌远去。

像极了逍遥仙翁,随意来世间走一遭。

令人羡慕而向往,若是人人都如此豁达,该有多好。

林姝不由得陷入深思。

忙忙碌碌一辈子,为的是一日三餐和一张床。

贫穷与富贵,同样是人生。

有富贵闲饶好日子不过。

为啥要去体察民情,过那苦哈哈的日子。

没有谁生来,就注定要当穷人。

她的愿望,是当一个坐拥万亩良田的富贵闲人。

呼奴唤仆,策马狂奔,美酒俊模

好不惬意!

“石头,该走喽!”

一声大喝,打破林姝的美梦。

她贼兮兮地擦嘴角,幸好没有流口水。

不然,丢脸就丢大发了。

一行人离开时,河边多出一群无利不起早的难民。

冰块下有鱼的秘密,很快暴露。

‘哐哐哐……’

“冰块下有鱼,真的有鱼,哈哈哈。”

“好运这下轮到咱家了,老大老三,砸!”

“娘,还是您老人家有眼光。

不然,这大鱼怎么能轮到咱家。

不定啊,又落到吃独食的人手里了。”

朱秀花看着远去的队酸酸地道。

“听老虎浑身都是宝,虎皮虎骨最是值钱,可惜没咱们啥事儿。”

“闭嘴吧,你个懒婆娘,还不去帮忙拾柴禾、找野菜。

一张嘴嘚吧嘚吧的,怎么没把你给懒死。”武三朗不耐烦地道。

这张嘴一路上,给他们惹的麻烦还少吗!

再惹上不该惹的人,非将她发卖了不可。

老虎是一般人能养的吗!

那么多人都没去为难人家,偏这多嘴婆娘还肖想老虎。

是嫌死得慢了吧!

“当家的,这就去这就去。

千万别生气,好不容易有鱼吃。

生气就得少吃一碗了,咱家岂不是亏大发了。”

朱秀花扯袖子抹一把脸,完全不在意武三朗警告的眼神儿。

只要有吃的,挨骂都没问题。

反正她听不到。

难民们发现鱼时的兴奋,被抢时的哀嚎,分配不均时的吵嚷。

因为一条鱼,上演着各种家庭剧。

冷清的河面,一下子变成了菜市口。

难得有送上门的戏看,林姝是看得乐此不疲。

有吃不完的鱼时,实行价高者得来的竞标。

尝到甜头的难民,午时总是会到河边来寻找。

也让林姝赚一笔。

不多,也就一千七百多两银子,外加两袋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