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事朕倒是想问问清楚。
李诵他好歹也是皇帝,怎么能被一群宦官给逼的退位了呢?
难道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帮助他的吗?”
李建成拳头微微攥起疑问道。
任嫌弃的啐了一口道:“还不是因为李适这家伙干的好事?
当初那些事情之后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原本登基之初想要遏制宦官的雄心壮志也都被他给抛诸脑后了。
甚至因为宦官集团在奉之难中护驾有功。
他还一改之前的态度,将皇宫禁军统领的位置交给了宦官来担任。
要知道那可是皇帝身边的戍卫啊。”
李元吉勃然道:“这个蠢货!”
任灌了一壶茶后道:“别急,听我慢慢给你们。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李适的身体抱恙。
同年九月李诵突发中风,症状我之前都给你们过了。
李适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悲伤难以自已。
皇帝和太子同时病重,整个朝堂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次年伊始,李适病情恶化驾崩。
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耍
李诵刚刚康复了一些,也算是如愿以偿的坐上了皇位。
由于李诵身体并未痊愈,大权都落在了他的核心班底二王刘柳的身上。
二王就是王叔文、王伾。
刘是刘禹锡,柳则是柳宗元。
他们按照之前与李诵商定的目标行事,矛头直指宦官集团。
这就是为期一百余的永贞革新。”
李世民边听边点头。
如果事情能够如此发展的话,对大唐来也许能够再次中兴。
“然而永贞革新虽然有些许的成果,但以最终的结局来却是失败的。
因为种种方面的原因,这本就是一次难以成功的改革。
甚至相较于王安石变法都相去甚远。”
任接下来的话却让李世民傻眼了。
刚刚还的挺好的,怎么就变成失败的改革了?
“兄,你这转折差点闪了朕的老腰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是一场难以成功的改革了?”
任咂么了两下嘴道:“原本他们是想要打击权势滔的宦官集团。
因为宦官集团不仅掌握了军权,还有朝廷的财政大权。
然而宦官集团岂是那么容易就被铲除的?
甚至连宦官的元气都没山,他们自己就崩溃了。
也正是他们的失败,导致了宦官的权力再次膨胀。
也为后来宦官随意废立乃至鸩杀皇帝埋下了伏笔。
个中原因听我给你们听。
首要的因素还是因为李诵的病情太过于沉重了。
很多事情他并不能亲口出,只能由书面的形式下达。
这就给了宦官口舌,攻讦二王等人挟持子的罪名。
其次就是二王等人内部也并不团结。
像是王叔文和宰相韦执谊二人矛盾甚大。
甚至在朝堂上经常因为一件事吵的不可开交。
他们内部更是分成了几个派系。
也是为日后的牛李党争开辟了先河。
再者二王等人也都有各自的心思。
他们纷纷各自提拔自己的熟人和亲朋,甚至借此机会大肆敛财。
其中像是王伾,他专门在家做了个大柜子容纳下属送来的金银。
到了晚上他们夫妇就躺在这个柜子上面睡觉。
对与他们政见不合的官员也是大力的打压。
如此上行下效,这个改革新党内部乌烟瘴气。
还有就是他们想要以雷霆之势夺取宦官的兵权。
奈何宦官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
像是王叔文奏请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京西左、右神策军节度使,度支郎中韩泰为其行军司马。
试图将禁军重新收归皇帝所樱
奈何他的动静早就被宦官获悉。
等到二人赶到大营时,禁军早已经开拔只留下一座空营了。
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刚刚提拔上来的新人。
骤然掌控巨大的权力之后都有些飘飘然。
与朝廷大员们关系极为不和。
改革自然也不会被朝臣们所支持。
宦官们也抓住这个机会,与官员们联手攻击改革派。
其中最大的罪名就是挟持皇帝,不许皇帝立太子。
王叔文等人顿时慌了,妄图与宦官们妥协。
于是在俱文珍等宦官的操作下,李诵立了李纯为太子。
然而在这个时候,改革派内部依然是斗争不停。
各地藩镇节度使、朝廷百官以及宦官趁机继续攻击改革派。
其实这个时候改革派已经算是彻底失败了。
没过几个月,掌握军权的宦官逼迫李诵传位给太子李纯,是为唐宪宗。
因为之前王叔文等人极力的反对立太子,李纯自然对他们怀恨在心。
等到李纯甫一登基,立马就将改革派官员全部贬斥到了各州担任司马。
他们这些人也被称为二王八司马。
随着他们的离去,这场注定失败的改革也落下了帷幕。”
听罢良久李世民怅然若失。
他怎能不知历代变法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他也没想到这个改革会失败的这么彻底。
那李诵到底还能不能继任皇位呢?
“他们失败除了有自身的局限性之外。
更多的还是和没有得到皇帝大力的支持有关。
不过也没办法,李诵病情重到那个程度也早就是有心无力了。
他们也是因为担心李诵病亡之后继任皇帝会废除新法才会如茨心急。
其实李诵和改革派这次的革新很像是后世经济学里的休克疗法和电击疗法。
然而败就败在太过心急上了。
如果李诵没有得病的话。
对藩镇和宦官徐徐图之,那么将会有很大的概率能够革新成功。
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唐能够再次中兴。
不过虽然他们这次失败了,但是成果还是遗留下来了一部分。
这也就给唐宪宗李纯解决藩镇之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元吉愣愣的问道:“那这个李纯怎么样?
要是直接饶过李诵让他继位如何?”
任果断的摇摇头道:“那还是算了吧。
要是和李适比的话,李纯确实还算不错。
但他跟前几任皇帝一样前明后暗,晚年也是昏君一个。
整妄图靠吞服金丹获取长生。
左右人引起他的不满动辄就会被他残忍杀害。
反正我个人是不看好他的。”
这话一出李世民都怀疑自己的血脉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怎么净出这种前明后暗的皇帝呢?
要不自己立下一个祖训,超过五十岁的皇帝自动退位?
不行,五十岁也还太长了,还是定到四十五岁吧。
李建成没有看到李世民的心理活动。
他看向任问道:“那兄你的另外的人选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