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仔,带他们走远一点,等会人家会帮忙搬饲料进房子的。”
“欧,好嘞。”沈安康牵着两个想看车的崽去车头那边看看摸摸。
“舅舅,买车车啊~”曜崽胖手拍了拍车门道。
“我也想,可是没钱~”
“那让爸爸买!”皓崽大气的道。
周明泽:我谢谢我的崽给我带高帽!
姐夫要有钱买车,就不用打工了。
看人搬饲料没意思,沈安康拿着旁边的扫箕和沈安宁了一声,带着皓崽曜崽去前面的溪看看。
“舅舅真好~”
“哪里好了?”
“带去玩。”
行吧,带去他就是好舅舅。
溪不大,也就五十公分宽,不过水也不多,之前下过雨,也不知道能不能抓到鱼。
“皓崽曜崽看着,不能靠边玩水。”
崽崽们蹲在边上,看着沈安康下水。
“舅舅加油~”
“舅舅加油~”
溪清澈见底,一下水,浑浊得不得了。刚刚能见的鱼都不见了。
不过水流动,一下又清澈了回来。
“舅舅,鱼鱼!”
“哪里?”
还真有两条秋鱼粘乎在一起,他猫着腰慢慢下扫箕,崽崽们在岸上捂着嘴不出声。
哗啦~
“哇,鱼鱼!!”
“舅舅厉害,两条~”
沈安康飘飘然,必须的!一脚跨上岸,倒在地上,可是没有东西装。
皓崽想马上跑回不远处的果园,被沈安康拉着了。
“不回去,舅舅有办法。”
他在旁边的水田扒拉一个坑,周围用泥加固,把秋鱼放进去。
“好了,皓崽曜崽要负责看着它们。”
崽崽们点头的看着两条秋鱼,沈安康继续来。
他每次把鱼捞上来,皓崽曜崽就负责把鱼扒拉到坑里。
秋鱼的鱼头硬,还会攻击人,他就先把秋鱼扔到坑里,鱼让他们自己抓过去。
“康仔,带皓崽曜崽回来了。”
“阿姐,你拿一个桶过来呗,好多鱼。”
“校”就知道这家伙闲不住,肯定会抓鱼。
“安安,今的牧草两趟了,我走了。”英子拎着自己的扁担道。
“好,辛苦晒,记得月尾来,我可不上门了啊!”
“知道了知道了,都提醒三四次了。”
沈安宁给她一个白眼:“你还好意思!”
英子笑呵呵的跑着走了。
她回草棚拿了个铁桶,来到时,皓崽曜崽正蹲在坑旁看鱼。
沈安康正把扫箕洗洗。
“抓了什么?”
“秋鱼,还有一些杂鱼。”沈安康回道。
“可以啊,不错不错。”
她让崽崽们站到铁桶旁,她把坑里的鱼给捞上来。
“阿姐,你看着点,我刚刚就被鱼给拱了一下。”
沈安宁装了些水在桶里,看了他一眼:“比你经验丰富。”
行吧,谁叫他最,老被碾压。
还真的不错,有四条秋鱼。其他的都是尾指那么大的鱼。
“妈妈,吃鱼。”皓崽指着大的鱼道。
“嗯,今就吃,舅舅给你们抓的。”
皓崽曜崽鼓掌:“好~舅舅棒~”
周父也在鱼塘里捞了两条鱼,看着她们四人回来,还带桶。
“好家伙,可以啊康祝”
“哈哈,伯伯,我这最多就是运气。”
“阿爷,舅舅咻就有鱼。”曜崽双手兴奋的表达。
“好好好,等会吃了它。”
“伯伯,别捞鱼了,留着卖钱,今吃秋鱼~”
“没事,留着明吃。过段时间抽塘捕鱼,让你姐回家喊你过来玩。”
“好啊。”
沈安宁让康仔等会跟着周父先回去,她牧草喂了大鹅再回。
——
“嫲嫲~公太~有鱼鱼哇。”曜崽推开院门喊道。
“嫲嫲,公太~”
“阿姆,阿公。”
“这是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了。”周母笑呵呵的从灶房里出来问道。
曜崽一马当先的给她了舅舅抓的鱼鱼,还好多,让嫲嫲做好吃的。
周母看着桶里好几条秋鱼,很给力的给沈安康一个大赞。
“好,嫲嫲给做好吃的。诶,伯耶公,你怎么站那不出声!”
“我以为你没看见我。”周父幽怨的眼神看着她。
沈安康一听这语气,就知道是咋回事了,毕竟他在家也没少吃。
赶紧拉着崽崽们先去洗手,把空间留给老两口。
“舅舅,舅舅,鱼~”皓崽还不想走开,他想看鱼。
“洗干净手再。”虽然你们,但是还是别当电灯泡了。
“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要夸夸你啊。”周母拎着康仔钓的鱼道。
周父摸了把头发:“也不是不行!”
“滚,也不怕辈看到。”
周父就是喜欢看着自己媳妇,吐槽自己的样子,贼生气的。
崽崽们洗手好,来到堂屋都没见到周阿爷,估计还没回来。
崽崽们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舅舅玩,还把昨学的三字经背给他听。
崽崽们倚靠着沈安康:“舅舅,我们厉害吗~”
“厉害,比舅舅时候还厉害呢。”
这话可把兄弟俩都乐得合不拢嘴了。
周母和周父在忙碌着做饭,上午沈安康带了些豆干过来,他们准备豆干切粒和猪肉粒一起炒。
周父在处理秋鱼,先一播把鱼给砸晕,不然这货能拱手拱到很疼痛。
“康仔,来帮阿姆去后院摘点香菜和葱回来。让皓崽曜崽带你去后院。”
“好嘞。”
在堂屋和舅舅玩的皓崽曜崽:“嫲嫲,保证完成任务~”
二拖一带路过去。
沈安康看着这满院子菜,真的多种多样,那阿姐就真的不愁没菜吃,这个好。
“好了皓崽曜崽,你们在这里等舅舅,很快就摘好的。”
“好~”
沈安宁把牧草摊开后,在果园摘了些桂味,放到背篓后,又背着去另外的自留地摘两个西瓜。
拍了拍,嘭嘭嘭响,声音沉闷,不错的。
把桂味荔枝拿出来,放一个在背箩里,再把荔枝放回去,等会这个让康仔背回去。
“阿姆,葱和香菜摘回来,洗好了。”
周母从灶房探头出来:“好,放哪里就校
伯耶公,把配菜处理一下,等会煮鱼用。”
周父瞄了瞄灶窿,放下柴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