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闲时书屋!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闲时书屋 > N次元 > 不嫁权相嫁小贩 > 第262章 拿不起,放不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2章 拿不起,放不下

第二日,张家的年礼终于送到了。

其实宋锦一早就得了消息,张家委托镖局的一支押镖队伍顺路将年礼一并带回来。

张家老爷子还提前给宋夫子书信一封,其中对宋锦大为夸赞了一番。

其用意不言而喻,袁大家亲传弟子的含金量谁都知道,作为张家的掌舵人,张老爷子要把张家和袁大家亲传弟子的合作关系夯实。

张老爷子将目的明明白白的摆在明面上,也没藏着掖着,是个敞亮人。

不过,往日张老爷子与宋夫子的交情也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因宋家门第不及张家就轻视。

这让宋锦对这位坦坦荡荡的老家主又多了几分好感,相较之下,孙子张家三郎明显被爷爷比了下去。

他给宋锦单独准备了一份礼物,作为年礼,谁也不出什么来。

只不过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超出了正常礼物的范围,让人不多想都难。

绿芜也不知该如何处理,便喊了宋锦来过目一下。

那是一支价格不菲的金钗,宋锦一看工艺,就知道是京城珍宝阁出品。

而款式又不失珍宝阁的常规式样,应该是张三郎特意定制的。

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她准备的回礼,可是给张家的回礼早已经在路上了,现在估计都快到了。

与南安伯府不同,宋、张两家是十几年的老交情,不管有没有这次的合作,宋家都会回礼。

其实张家的年礼早就交给了回程的送镖队伍,只不过镖局年末业务繁忙,按照宋锦的吩咐,返程的队伍也会顺带接几个短途的单子。

在商言商,谁会跟钱过不去?镖师们也巴不得多点活,年底的红封当然越厚实越好。

一来二去,张家的年礼便跟着这支队伍在外耽搁了好久才到。

其实都不用过目,宋锦也能猜到张家的年礼都有些什么。

笔墨纸砚,字画,以及张老爷子搜罗到的古籍孤本。其实就是张老爷子打着宋锦的旗号,实则明目张胆的给宋夫子送东西。

“老夫敬佩宋老弟的学识,这些东西只有到你手上,才是有价值的。”

古籍孤本不仅价值不菲,还极为难寻,也只有张家,才有能力搜罗来。

宋夫子虽然喜欢,也不好意思总收张老爷子的东西,只借阅一下就好,为此两个人经常来回推脱。

现在好了,张老爷子送的毫无心理负担。

谁让你家千金这么牛呢,她可是袁大家的亲传弟子,底下独一份儿。

宋老弟,我的礼物你可不能不收下啊。

你若不肯收,是不是嫌我家官职太,不想与我们张家合作啦?你让我这个家主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啊!

哎呀,老哥我惶恐啊…

宋锦怎么都没想到,她这层身份,竟然成了个工具人。更没想到的是,张家三郎居然夹带私货。

哎,有机会的时候计较得失。好了,宋锦已经彻底放弃了他 ,他又恍然大悟似的舍不得。

现在好了,宋锦有这么一层身份加持。张家三郎的确是个正人君子,生怕她误会自己想攀附。

宋锦把玩着那只金钗,值不少钱呢。

张三郎并没有官职,是张家的富贵闲人。不过张家也不养纨绔,张三郎每月的月钱是定数的。

宋锦估摸着,这一只金钗,张三郎得攒上半年。

哎,以前怎么没发现他是这么个拧巴性子。拿又拿不起,放也放不下。

宋锦将那只金钗放回锦盒,最终只了一句,

“阿芜,你拿去让王嬷嬷估个价,按价值登记在册。下次回礼的时候,就按这个价值回礼。”

绿芜看着被宋锦放回去的金钗,不可置信道,

“姐姐,这只钗你不拿走吗?以前张家三郎送的东西,姐姐都喜欢的紧。”

宋锦又重新拿起那只金钗,在自己头上比划了比划,

“你看看,这配在一起,好看吗?”

绿芜一脸古怪的摇了摇头,

“不好看。真奇怪,这金钗工艺复杂,上面又镶嵌了贵重的宝石,单独看极美,怎么戴在头上倒显得呆板?”

宋锦将金钗放了回去,

“这只金钗是京中时心式样,搭配京中贵女的穿着打扮,就会显得华贵无比。却与我的衣着风格并不相配,戴上反而不伦不类的。”

绿芜了然,她明白宋锦的意思,这不仅仅是在东西,也是在人。心中默默给张三郎填了一铲子土,将他“埋葬”进过往。

“那么这只金钗,该怎么处理?”

宋锦面色平静:“同张家送来的其他东西一起,登记好了就入库吧。”

如今宋、张两家是合作关系,宋锦这个袁大家的亲传弟子又是女子,那些宋锦未曾谋面的张家女眷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比如张三郎的二位嫂嫂,他的两位兄长都是官身,娶的也都是京中贵女。

原本张三郎对宋锦有意,宋家明面上的门第是够不到张家的。即便张三郎还没有官身,与他二位嫂嫂一样出身的京城贵女,才是他的良配。

现在却是反过来的,两位京城贵女纡尊降贵的要给宋锦送礼物。

人呐,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

“对了,王嬷嬷如何了?”

昨日宋锦让绿芜代为打赏了一锭金子,今日她还没见过王嬷嬷。

绿芜嘻嘻一笑,凑过来低声道,

“王嬷嬷感动坏了,昨哭的稀里哗啦的。没想到姐姐不但不怪她,还能得到赏赐。她她一定尽自己所能,现在正在忙着呢。”

宋锦点点头,

“王嬷嬷没误会了去就好,阿芜,这件事你办的不错。王嬷嬷有能力又忠心,值得重用。”

绿芜似有所得,

“这与镖局中差不多,师父不仅要看镖师们身手如何,还要考察人品心性。”

宋锦微笑道,

“正是如此,阿芜,除了武功,总镖头身上还有很多厉害的地方,都值得你用心学习。”

绿芜:“我省的得,姐姐和师父,都待我极好,你们永远都是我的亲人。”

两个人笑笑,又各自忙碌。

如今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府中也布置的极为喜庆,与往年相比可强上太多。

人多力量大嘛。

先是伴鹤按照往年的惯例草草画了张图,王嬷嬷和青竹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上添加。

最后是绿芜按照义父和姐姐的喜好,又做了些增增减减。集思广益之下,效果拉满。

府中的布置一变,气氛感也就上来了,这些日子,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宋锦却觉得缺零什么。

大冬的,整晴空万里,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就连红梅都少了几分韵味,这正常吗?

雪呢,雪都去哪了,冬怎么能没有雪???

宋锦整期盼着,这雪还真让她给盼来了。前一还是碧空如洗,晚上就了色。

除去夜归的人,这场雪下的无人知晓。

不过一夜的时间,地面已经积下了厚厚的一层。街道上热闹非常,孩子们大清早看到许久未见的积雪,都兴奋的早早出了门,和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也少不了宋府中的春桃,她起了个大清早,如今正和青竹在院子里打雪仗。

她跑的一头汗,一边应着一边又脱下一件衣服扔到一旁。王嬷嬷在旁边一个劲的喊别冻着,她正应着,被青竹一个松软的雪团砸个正着。

一旁的伴鹤笑弯了腰,邀请路过的绿芜过来一起玩。绿芜嘿嘿一笑,

“不怕我怕你们几个打哭?”

这话正好被宁无惑和钱多多听到,宁无惑看了看众人,笑道,

“绿芜,你还是和我们一组吧。他们几个不抗揍,钱多多可以。”

着,两人一起目光森森的看向钱多多,吓得钱多多缩着脖子大气都不敢喘。

这里的热闹与宋锦无关,她一觉睡到自然醒。

穿好衣服走到窗前,高心发现真的下了场大雪。咦,她的院中怎么有个大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