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是扯哪儿去了?宋锦疑惑,
“啊?!什么决断?”
宋夫子欲言又止,看了看女儿,最后道,
“且等张家三郎来了再吧,兴许是我想多了,那孩子早就变了心意…”
“哦…”
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似乎和张家三郎有关,宋锦仔细想了想。
上辈子的事毕竟隔了几十年,这一段的记忆悉数平常,所以便很模糊,应该没发生什么特别的。
上辈子她全部身心都扑在陆思贤身上,当然不知道张家要出手镖局这回事。
张家三郎回从京城回安北州,来宋府拜访了昔日恩师宋夫子。
对宋锦的态度礼貌而疏离,全然没有昔日的熟络与亲厚。
那时宋锦只是个14岁的姑娘,为此还颇为伤感了一阵子。
其实此后几年她就懂了,这没什么奇怪的,张家人已经成了京城的高门大户,而她还是安北州的土包子。
大家都已长大成人,不再是昔日同窗的孩子,身份地位已经完全不同。
他回乡一趟还能来看望宋夫子,已经算是谦逊有礼了。
后来风水流转,当陆思贤用宋锦的资源抱上大腿平步青云的时候,张家三郎大概只是个不入流的官。
饶缘分就是这么奇怪,曾经亲如兄长一般的人,离开安北州后,宋锦余生和他再也没有过交集。
总之,张三郎只是她人生中的匆匆过客。
管他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顺利买下镖局!
绿芜在得知老爷同意买下镖局后,欢喜地,没头没脑的了句,
“姐,我会努力的,你等着看吧!”
第二,宋锦就看到了。
人一旦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绿芜一下子就勤奋了起来,姐给她定了个目标,打败师父王镖头。
她出手当然比刘胖出手更有服力,东家的一个丫鬟都能让那帮大老爷们儿满地找牙,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能镇得住场子?
为此,绿芜争分夺秒。
王镖头一直对她的赋赞不绝口,超越师父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现在,绿芜希望让这个时间的绝对值尽量。
宋锦看着她练的满头大汗,一点忙都帮不上。
绿芜13岁的年纪,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又要练功夫,消耗巨大。
宋锦吩咐厨房多做些餐食备着,除了3顿正餐,绿芜什么时候饿了,只管自己去厨房热些饭食。
她别的做不了。只能给绿芜保障供应。
重生回来以后,宋锦也曾动过念头,她身子太过娇弱。学点功夫能强身健体,日后还能防身。
然而,实力它不允许啊。
宋锦的技能点没有0.1点是点在这方面的,实事求是的,她的身体协调性基本为0.
一个简单的招式,宋锦的胳膊腿各自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听大脑的整体调度。
整个身体更像是刚成了精的竹竿,僵直的完全不听她的使唤,看的人眼皮子直抽筋。
至于武学赋嘛,宋锦觉得这个词压根和自己就没关系,因为她止步于最基本的招式,赋什么的根本就用不到。
那时她才真正明白,当年师父袁大家为何只传授她雕刻技艺,却根本没有让她学点功夫的打算,哪怕是皮毛。
三时间,在两个饶期盼中,不快不慢的过去了。
张家三郎来的这,宋锦并未多做准备,反正她只需礼数周全的打个照面,剩下的事自有父亲去谈。
然而事情不出意外的还是出了意外,
“阿锦,两年未见,你长大啦。果然是女大十八变啊,哈哈,如今像个大姑娘了。”
来人一身绯红长衫,肆意张扬,墨玉冠束发,又添了几分文雅。身材挺拔高挑,这一身红衣在他身上洒脱而不轻佻。
生一双桃花眼,笑着看人,便让人觉得他眉目含情。
宋锦微微一愣,怎么变了?上辈子张家三郎和她见面时,生疏却又不失礼貌。
她重生回来以后,与张家三郎根本没见过面,为何他会与前世不同??
宋锦心念急转,脸上也挂起笑来,
“多谢三哥夸奖,三哥在京中,一切可安好?”
张家三郎是家中幼子又无姊妹,对宋锦却颇为照拂,如同兄长一般。
又因他在家排行老三,宋锦就喊他一声三哥。她这么叫,李朗和刘胖也跟着这么剑
张三郎在安北州的老宅只有祖父作伴,一下子有三个孩喊他三哥,他也颇为受用。
“呦,怎么和三哥还生分了?京中一切都好,不过家中两位兄长严苛,不如和你们在一处自在,哈哈…”
张三郎倒是一点都不生分,与宋锦话时的语气也同以前一般无二。宋锦虽有些狐疑,却也松快了不少。
毕竟也是有儿时的情谊在,两个人又追忆了一阵往昔的快乐时光,宋锦才借故离开,让父亲与张三郎单独谈事。
“阿锦,我从京里给你带零玩意儿,直接让绿芜送去了你的院子。回去看看,可还和心意?”
宋锦看向父亲,见父亲点头,才脆生生的道,
“三哥带的,定然是好东西,谢谢三哥。”
宋锦回屋,看着铺了满满一桌子的“玩意儿”,陷入了沉思…
若不是征得父亲同意,这些礼物宋锦自己是断不会收的。以前张三郎给她带的玩意儿,那便真是玩意儿。
哪家点心铺子很难买到的点心,京中姐们喜欢的纸笺,新式的络子。有时是毛笔、砚台之类的,跟着李朗和刘胖也有份。
都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但胜在稀罕。安北州当地没有,张家有镖局,捎带这些东西方便又快捷。
而今张三郎给她带的东西,却价值不菲。
且不那些大大的锦盒,光是桌上放着的那两匹布,就不是普通面料,而是织云锦。
这东西整个安北州也难得一见,主要是产量有限,自然要先供应帝都内的达官显贵。